世錦賽四大項目均不乏亮點,中國花滑經歷挫折迎來成長

兩年前的這個時候,金博洋以一枚世錦賽男單銅牌爲賽季畫上了完滿的句號。當他從短暫的假期歸來後,一切彷彿變了模樣。先是受腳傷困擾多次退賽,平昌冬奧會與領獎臺擦肩而過;隨後在去年的米蘭世錦賽上,滑出進入成年組以來的最差成績;而在本賽季前半階段,金博洋一路從芬蘭摔到了法國,直至如今在埼玉找回自我。

金博洋在本屆世錦賽的表現就如同自己這個賽季的縮影:短節目出場第一個動作勾手四周跳就踉蹌摔倒,影響了一整套動作的發揮,帶着比預期低了至少10分的成績進入自由滑後,他卻交出了178.45分的賽季最佳表現——最終金博洋在這場整體競技水平甚至超過去年冬奧會的頂級對決中位列第五,爲中國男單在來年的世錦賽上爭取到了一個額外的名額。

先抑後揚,過去一年,整個中國花樣滑冰都從這樣的歷程中走過。“每一位選手都面臨着許多困難,但每個人都在賽場上完成了自己最好的兩套節目。遇到的困難越多,就越能積累經驗,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到來之前,遇到困難絕對不是壞事。”作爲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主席,申雪與整支隊伍共同經歷着這一路起起伏伏,一度跌入谷底的中國花滑也在本屆花樣滑冰世錦賽迎來了蛻變與成長——經歷了冬奧會失金的遺憾以及此後一系列傷病,隋文靜/韓聰逆轉奪冠,重回第一集團的同時,也爲中國隊在雙人滑項目上爭取到了總共三個世錦賽名額;在平昌甚至未能進入自由滑對決的另一對組合彭程/金楊,以生涯最佳的第四名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花滑在雙人滑項目上的人才厚度;在李子君退役後一度出現人才斷檔的女子單人滑也看到了新希望,在青年組與成年組賽事間奔波了一個賽季的陳虹伊,以第19名的成績完成了運動生涯的首次世錦賽之旅;而在歐美選手統治的冰舞賽場,王詩玥/柳鑫成爲唯一躋身自由滑對決的亞洲組合,第15位的排名也比去年更進一步。

完成新奧運週期的第一次世錦賽,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意味着踏上一段充滿無限可能卻又佈滿荊棘的全新旅程。體驗到“重回世界頂點的奇妙感覺”的隋文靜/韓聰,將面臨潛在的傷病困擾,以及俄羅斯不斷湧現的雙人滑組合前赴後繼地輪番挑戰。本屆世錦賽,三對俄羅斯雙人滑組合悉數躋身自由滑,其中兩對分列二、三位。在中國花滑隊總教練趙宏博看來,作爲傳統優勢項目的雙人滑要在三年後的冬奧賽場上展現優勢,必須藉助集團作戰的力量。這意味着,除了屆時可能仍在巔峯的隋文靜/韓聰,彭程/金楊的發揮亦至關重要。儘管僅有21歲,但這已是彭程的第六次世錦賽之旅,對於中國花滑而言,她與搭檔日漸成熟的意義不言而喻。

相較之下,金博洋所面臨的挑戰要嚴峻得多。當初,他的橫空出世源於在比賽中對四周跳的大膽運用,但這一被認爲極易損傷運動員身體的動作,也爲金博洋此後遭遇的一系列傷病埋下伏筆,而在國際滑聯頒佈新規削減四周跳基礎分值後,金博洋已站在了運動生涯的十字路口——新規之下,選手的動作執行分最多可以進行5分以內的加減,這意味着此前連續兩屆世錦賽季軍金博洋已不可能僅僅憑藉四周跳的難度分衝擊世界大賽獎牌;另一方面,越來越多具備高難度動作能力的年輕選手即將湧向成年組賽事,就連在本屆賽事上演巔峯對決的美籍華裔名將陳巍與日本傳奇羽生結弦都會受到不小衝擊。對於這一趨勢,曾一度因拒絕國家隊外訓安排而被捲入輿論風波的金博洋有着清晰的應對,“未來我不會過多追求更高的動作難度,而是去完善每個動作的細節,爭取更多的加分。”在金博洋看來,比起技術上的調整,心態或許纔是更重要的因素,“之所以能在自由滑表現得好,只因爲我在賽前就下定決心,要對自己狠一點,不怕摔。希望今後三年的每一場比賽,我都能像這個夜晚一樣。”

世錦賽四大項目均不乏亮點,中國花滑經歷挫折迎來成長

在陳巍戰勝羽生結弦成功衛冕世錦賽後,日本選手對男子單人滑的統治格局正在逐漸瓦解。而在女子單人滑領域,俄羅斯選手的地位仍然難以撼動,扎吉託娃與梅德韋傑娃分獲金牌、銅牌,前者由此成爲繼金妍兒後又一位實現冬奧會、世錦賽以及大獎賽總決賽大滿貫的女子單人滑選手。無論是與這兩位俄羅斯名將,或是苦苦追趕雙姝的日本新星紀平梨花,陳虹伊與她們都有着短期內不可逾越的差距。除了自身成長,她的蛻變還需要一定外力的助推。據申雪透露,其實在本屆世錦賽前,中國花滑隊就在爲這位年輕小將物色合適的外教人選,“需要根據運動員的特點來找,只要她本人滿意,就會去爲她聯繫。”

結束本屆世錦賽的征程後,中國花樣滑冰隊將迎來一段久違而短暫的調整時間,只不過方式與以往有些不同。“以前大家都一起放假,這一次會根據隊員們不同的外訓時間,針對性地安排不同的假期。”爲了更好地備戰三年後的冬奧會,申雪以及整個中國花樣滑冰協會也都在不斷成長,“這一年,協會磨合出了很多經驗,也做了很多努力,今後還會針對每一名運動員設計參賽計劃和服裝編排。今年是嘗試的一年,對我們來說,就是保留那些好的,努力改變那些不好的。”

(本報埼玉3月25日專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