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2018年10月9日,印度尼西亞廖內省,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BBKSDA)一家過境診所照料一隻太陽熊寶寶(馬來熊寶寶)。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負責照顧與母子分離的太陽熊幼崽,因爲野生動物的原始棲息地逐漸變成了工業種植園和油棕櫚種植園。 責編:劉素素、張振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9日,印度尼西亞廖內省,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BBKSDA)一家過境診所照料一隻太陽熊寶寶(馬來熊寶寶)。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負責照顧與母子分離的太陽熊幼崽,因爲野生動物的原始棲息地逐漸變成了工業種植園和油棕櫚種植園。 責編:劉素素、張振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9日,印度尼西亞廖內省,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BBKSDA)一家過境診所照料一隻太陽熊寶寶(馬來熊寶寶)。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負責照顧與母子分離的太陽熊幼崽,因爲野生動物的原始棲息地逐漸變成了工業種植園和油棕櫚種植園。 責編:劉素素、張振

當地時間2018年10月9日,印度尼西亞廖內省,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BBKSDA)一家過境診所照料一隻太陽熊寶寶(馬來熊寶寶)。印度尼西亞自然資源保護中心負責照顧與母子分離的太陽熊幼崽,因爲野生動物的原始棲息地逐漸變成了工業種植園和油棕櫚種植園。 責編:劉素素、張振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