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碗團香飄三晉

朋友從外地趕來看我,迫不及待地催我帶他去喫我們當地最有名的傳統風味小喫——柳林碗團!

這種用蕎麥麪做成的粗糧製品,在柳林周邊的幾個縣都有,但是均不及柳林的正宗。柳林碗團從做法到最後的色、香、味皆拿捏得恰到好處,喫後使人留戀不忘,回味無窮。

“碗團”之名的由來是因爲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在柳林方言中,“團、脫、禿”,音節相似,故又有多名。但人們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圓圓的碗團,象徵團團圓圓。

柳林碗團的做法雖然簡單卻是相當講究。俗話說,巧婦難爲無米之炊。要做好柳林碗團,須得將上好的蕎麥三遍細磨過篩,先得到細緻的蕎麥麪。準備好之後,首先將麪粉倒入和麪的盆內,加入適量的鹽,再倒入涼水將麪粉和成硬麪團,硬麪團的硬度揉成跟麪條硬度一般爲宜,再繼續揉搓,使其盤“性”。

待這樣的條件具備之後,再加入些許冷水繼續不斷地揉搓,使其慢慢稀釋,直至變成一種稠糊漿。接下來,拿大勺子朝同一方向伴隨着不時加水持續地攪動,將其稀釋到麪糊能夠掛住勺底適中。

將麪糊做好之後,緊接着就要將淺底的小瓷碗置入鍋內蒸熱,再拿溼布將碗內的汽水拭去,將麪糊舀入碗內,量爲小碗容積的八成即可。然後蓋上鍋蓋再蒸上十五分鐘左右,再趁熱將其從鍋中取出,用筷子朝同一方向迅速攪動,均勻地攤貼在碗口,使得碗內呈凹狀,最後將勻好的成品放在陰涼處冷卻,即成碗團。

碗團既已做成,喫法也是相當有講究的。當地人喫碗團可以不放老陳醋、蒜泥、薑末、香油,但是絕對不會不倒入辣椒油,因爲口感醇香的碗團得以揚名,辣椒油的香是功不可沒的。辣椒油的做法很簡單,將曬乾的辣椒研爲細末備好,倒適量的麻油在炒鍋內燒熱,放入少許蔥或者切勻的大蒜,待蔥或蒜髮黃,迅速將辣椒粉倒進去,用鐵鏟攪勻,油多辣椒少,最終呈稠糊狀即可。一般,將其瓶裝留着備用。喫碗團時,可以拿刀叉直接在碗裏剜着喫,也可以將其整體剜出,切成條狀,上料,食之。老陳醋、蒜泥、薑末、辣椒油是主要調料。

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入口咬嚼,堅韌、滑膩、筋道、香辣,立時,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令人流連忘返。它已成爲當地人走南闖北必備的禮品。

此外,在冬天,當地人喜歡將做好的碗團切成條狀與豆芽炒在一起食用,品起來照樣是味覺的享受。現在的飯店更將其與當地另一特產——芝麻餅合炒食之,深受歡迎。

關於柳林碗團的產生,還有個故事呢!西晉末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反晉,派大將石勒從離石左國城發兵攻晉,營地紮在柳林三郎堡。由於當時戰亂頻繁,災禍連連,石勒治軍嚴謹,秋毫無犯,軍糧籌集困難,士兵們就把蕎麥磨成麪粉熬粥喝。某次,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蕎麪粥已結塊,於是他們扒下來抓食。喫法細者,則把結成的塊切成條,隨便撒了一些鹽和辣椒,感覺更好。喫完把剩下的一塊切條,佐以棗醋、蒜泥、薑末,給石勒端去。石勒喫後,大加讚賞,讓廚房如法制作,軍士飽嘗,喫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嚐鮮。百姓嘗後,甚感新奇,就模仿着去做。軍傳民,民改進,一道醇美的柳林小喫就這樣出籠,並在民間得以流傳。外國傳教士來柳林後,把刀、叉扎的習慣傳到柳林,食碗團也由原來的筷子變爲用刀、叉紮了。

柳林碗團之所以受人鍾愛,除了它的味美,更因爲它代表了黃土地上柳林人民的精神:堅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