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混動DCT技術時,DCT的傳統優勢依然存在。”

“五個不確定性,讓企業技術路線選擇面臨巨大挑戰。”

“DCT最適合電動化擴展,最適合混動構型P2。”

……

或是觀點激烈碰撞,或是一致深度探討,或是尖銳反駁反問,今天的這場論壇“專”爲先,是一場真正的變速器先進技術和產業化的探討。

2018年10月15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主辦,吉林大學泰州汽車動力傳動研究院、江蘇省泰州市臨港經濟園、吉林大學汽車工程學院聯合主辦,中汽瀚思管理諮詢協辦的TMC專題論壇在江蘇泰州天德湖賓館舉辦,論壇圍繞“傳統與電氣化動力DCT技術發展”和“電動汽車驅動與多擋變速器技術發展”兩個專題展開。

本次論壇舉辦地爲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高港區積極打造國家級汽車零部件產業基地,現有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28家,產品涵蓋汽車動力裝置、輪轂、安全氣囊、燃油管路、車載天線等多種系列,已初步形成相對完善的產業鏈和分工合作的配套體系。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祕書長公維潔說:“TMC研討會從2009年開始舉辦以來,走過了10年的歷程,TMC研討會得益於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發展,在衆多企業和行業專家的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爲中國自動變速器行業和驅動技術的發展提供技術交流機會和智庫支持。”

據悉,TMC專題論壇是TMC年會的垂直延伸,以深挖行業需求爲目標,緊扣行業熱點技術,進行系列深入的專題研討。本次論壇的兩個議題,充分徵求了30餘位行業專家和企業領袖的意見。

公維潔表示,我國汽車產業正處於轉型的關鍵時期,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是未來重要的發展趨勢,向新能源、電動化發展是中國汽車產業的戰略選擇。未來多樣化的動力系統對傳動系統的多樣化提出了新的需求,智能網聯汽車和高級自動駕駛對動力和傳動系統提出了新的課題。所以,這些都要求汽車動力和傳動企業要堅定不移的加大自動變速器研發和產業化的投入。

10年來,在大衆汽車和格特拉克將DCT技術引入中國市場之後,DCT技術開始在中國市場紮根,自主品牌車企和變速器企業掀起了DCT研發及產業化的浪潮。今天,面對變速器市場多元化的技術路徑,面對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高速發展,DCT如何更好地向電動化升級?DCT混動技術是否會成爲未來混動市場的主流選擇?

調查數據顯示,中國DCT變速器產量在2025年前將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到2025年中國DCT產量將達到970萬臺。50%的傳統自動變速器將是DCT,手動變速器產量將會大大縮減。

“DCT技術在中國快速發展是有原因的。”長安汽車變速器開發所副所長劉繼偉表示,DCT技術與手動變速器技術相通且傳動效率高,國內整車、變速器和零部件供應商具備相關的製造基礎、供應能力,因此DCT能得到很多中國企業的青睞。

劉繼偉認爲,當前在選擇混動技術路線上,DCT的傳統優勢依然存在,因此基於DCT的混動技術將得到快速發展。

長城汽車傳動研究院院長鄭立朋指出,無論採用何種變速器技術路線,無論採用何種混動技術構型,都應該圍繞發動機展開,傳動技術畢竟要與發動機相匹配。同時,整車企業在選擇路線時還要切實關注用戶使用需求,關注車輛運行工況,並圍繞企業戰略定位來決定能做什麼技術,可以挑戰什麼難度。

長城汽車選擇自主研發DCT原因是自身有巨大的市場規模需求,DCT能承載更高扭矩適合長城汽車SUV產品的定位,當前主推的7DCT變速器於2017年量產,未來長城汽車還規劃了8DCT以及8HDCT以滿足新的市場需求。

長安汽車變速器開發所副所長劉繼偉:三個“確定”與五個“不確定”是影響技術路線選擇的主要因素。

汽車傳動系統發展形勢有三個方面的確定性和五個方面的不確定性。

確定的有,一是油耗與排放法規日益加嚴,傳統動力系統在排放升級過程中面臨嚴峻挑戰;二是新能源汽車已經被明確爲“十三五”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三是EV、HEV、PHEV等車型在歐洲、美國、日本、中國市場均有較大幅度增長,傳動系統的電動化趨勢明顯。

對整車和零部件提出真正挑戰的是五個方面的不確定性.

首先來自於市場形態,在2020年之後的沒有政策補貼干預的自由競爭市場,何種新動力、新技術成爲主流尚不確定;其次是電池技術不斷升級,性價比存在不確定性,電池何時能真正出現技術的較大突破尚不確定;第三是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存在不確定性,充電樁總體規劃數量大,但建設過程存在挑戰;第四是產業能耗管控方式的不確定性,電耗與油耗是否實施同步管控,又如何管控尚不確定;第五是新能源汽車政策的不確定性,包括補貼、碳積分計算方式以及交易方式等。

電動化已成爲傳動系統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整車動力必然是多種電動化形式系統並存的局面,但諸多不確定性因素對企業未來技術的選擇和戰略制定,以及投資偏向都是很大的挑戰。

江淮汽車技術中心變速器研究院院長尹良傑:DCT產業技術平臺應得到深耕和發展。

影響DCT技術商品化的關鍵有三點,一是製造及控制方面的精度問題;二是可靠性、穩定性;三是一致性,即系統散差影響。江淮汽車通過離合器KP精準測量及自適應精度提升等方法和措施不斷提高製造工藝。

在江淮汽車看來,DCT雙離合自動變速器已經成爲國內車企自動擋技術主流選擇,大部分企業已經完成DCT產業化平臺能力建設和產業規劃,我國DCT產業正在經歷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過渡,產業技術平臺應得到深耕和發展。

上汽乘用車技術中心動力總成項目管理部總監姜超:DCT最適合電動化擴展 利於企業降低成本。

上汽是最早參與DCT技術研發的整車企業之一。當前,DCT電動化對汽車行業發展意義很大。從DCT產品本身來看,離合器驅動、換擋驅動、駐車驅動、潤滑和冷卻系統以及傳感器等都具備電動化的條件和方案,可能性衆多。

從混動系統佈置來看,DCT的P2、P2.5、P3等佈置結構各具特點。我認爲,與AT、CVT相比,DCT更適合做PHEV/HEV,既能大大降低解決傳統DCT低速駕駛問題的難度,又能充分發揮DCT傳動效率高的優勢。依據目前市場需求來看,DCT最適合的構型是P2。

在DCT基礎上擴展電動化產品,大部分零部件可共用,企業可充分利用已有的DCT零部件產業鏈資源和已有的DCT整機裝配線,有利於減少投資,形成規模優勢,降低單機成本。

文:劉宏龍 編輯:黃霞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