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进入幼儿园后,有的父母可能会喜欢教孩子成为一个所谓的“聪明人”,即会打量同班孩子的家世,从而鼓动让自己的孩子与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们玩,远离一般家庭的孩子。到了大概四五岁时,很多小朋友便会被家里的父母送进幼儿园,既能方便大人上班,也能让小家伙们提前接受前期教育,同时还能让他们多接触些外面的孩子,锻炼交际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儿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到了大概四五岁时,很多小朋友便会被家里的父母送进幼儿园,既能方便大人上班,也能让小家伙们提前接受前期教育,同时还能让他们多接触些外面的孩子,锻炼交际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现今很多家庭的经济水平很好,总会尽所能给孩子们提供好的物质生活,但是稍微不注意,在幼儿园时也可能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儿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孩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明明妈很宠爱儿子,物质上总是尽可能满足,在上了幼儿园后,由于孩子比较活泼,总喜欢跟别的小孩子玩闹,难免磕磕碰碰,无意间便出了点小事故。

本来明明身上带着一个本命的纯金小佛,有次跟同班的孩子玩耍时,便不小心磕了凹口,明明妈觉得心疼,便找到老师调解,要求让对方孩子的家长赔钱。

但由于是明明自己不小心磕的凹口,对方家长便不肯赔,后来明明妈找到园里,园方给老师施压,老师无奈便自己掏钱赔了一些。

后来就变成,其他小朋友被家长告诫不跟这个男孩玩,老师也变得小心翼翼,时间一长,男孩便被孤立了起来。

儿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明明妈妈又开始埋怨老师不尽责,给她儿子“穿小鞋”,老师却很委屈,之后便自然而然更忽视这个孩子了。

网友:这样办事,谁敢一起玩。

进幼儿园,是小家伙们踏入社会的第一步,若是家长横加干涉,做了些不太恰当的事情,那对于他们的社交无疑是一份难以弥补的打击,还需父母们重视。

儿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有哪些令人反感,或是会给孩子“招黑”的行为呢?

错误行为一:将孩子“宠上天”

父母对于自家宝贝的爱,总是很深,总想给他们最好的宠爱,这本无可厚非,是正常的,但是过于宠溺,也可能会宠坏了孩子,让他们变得骄纵任性,或者自我照顾的能力太弱,会带来一些不便。

比如被“宠上天”的孩子,可能会在与其他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让别的孩子反感,也可能会动不动就哭闹撒泼,惹老师烦心,这样会潜移默化的让其他孩子不喜欢靠近他,也会让老师把他当成“烫手山芋”。

正确做法是:应该让孩子早早的学会一些自我照顾能力,别事事太过溺爱,别让孩子变得太娇气。

错误行为二:过于势利

在进入幼儿园后,有的父母可能会喜欢教孩子成为一个所谓的“聪明人”,即会打量同班孩子的家世,从而鼓动让自己的孩子与那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孩子们玩,远离一般家庭的孩子。

这样势利的做法,会让孩子慢慢的耳濡目染爸妈的行为方式,可能会让他们渐渐变成一个爱慕虚荣,不切实际的人。

儿子因为穿戴在幼儿园被孤立,妈妈埋怨老师不尽责,老师却很委屈

正确做法是:孩子选择朋友,不应该受到家长的干涉,他们有自己舒服的交友方式,聪明人并不都是那种能力出众,且品行出众的人,而不是通过“攀龙附凤”抬高自己的身价,不让孩子“看人下菜”,这才是正确的。

错误行为三:炫富攀比要不得

每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都不太一样,有穷人,便会有富人,这是自古便无法平衡的事,可是有些家庭条件不太好的父母,往往喜欢花费本负担不起的价格,给孩子买一些昂贵的奢侈品等炫富,为的是防止孩子学校被看扁。

正确做法:炫富攀比其实并没有什么必要,穷便是穷,富便是富,不需要攀比,让孩子接受自己出生在没那么富有的普通家庭,对他们而言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过度攀比只会让孩子早早的生出虚荣心,应该早些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穷或富而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