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盤金繡是將金、銀材質附着在絲線上形成金、銀線,將金、銀線按照需求在繡地上盤製成各種紋樣,並用色線將其釘縫固定。盤金繡作爲中國傳統刺繡技藝中代表繡法,歷史由來已久,尤其繡線材質與製作工藝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技法繁複,積澱深厚。

圖中人物輪廓由金線盤繞而出

圖片來源:《雪宧繡譜》,[清]沈壽/口述.[清] 張謇/整理.耿紀朋/譯著,重慶出版社,2010年。

唐代詩人杜甫在《麗人行》中曾寫到:“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溫庭筠在《菩薩蠻•鳳凰相對盤金縷》中也作有:“鳳凰相對盤金縷,牡丹一夜經微雨”的詩句。金屬線作爲刺繡基材在中國古代服飾的應用中,目前最早出土實物爲陝西法門寺的唐代蹙金繡半臂,但據史料推測金屬線在中國古代織物裝飾中的應用可能早至漢代。

出土於陝西法門寺的唐代蹙金繡半臂

圖片來源:《中國絲綢科技藝術七千年》,黃能馥 陳娟娟/著,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年。

明清時期制箔技術之成熟,盤金繡開始大爲興盛,多用於繡制皇帝龍袍上的金龍,還用於宮廷裝飾,重在強調富麗耀眼的美感與氣勢,彰顯穿着者身份的尊貴。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藍緞五彩盤金繡雲紋福海龍袍

館藏編號MFB001731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盤金繡工藝服飾與相關配件的民族分佈包括漢族、滿族、蒙古族等,其中不乏盤金繡工藝中的典型技法與配色。文中節選部分館藏以側重盤金繡微距之美的視角進行解讀,從另外一種角度中體味盤金繡工藝在不同裝飾需求與表現手法下呈現出的豐富樣貌。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白緞花鳥盤金四合如意雲肩局部

館藏編號MFB009143

盤金繡與平繡相結合的裝飾手法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白緞花鳥盤金四合如意雲肩

館藏編號MFB009143

微距視角下的盤金繡工藝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白緞花鳥盤金四合如意雲肩

館藏編號MFB009143

傳統盤金繡的紋樣題材包括花卉、動物、人物、幾何等,集傳統文化、風俗、地域特徵於一身,大都表現出藝術高於生活的內涵,從傳統盤金繡作品中,可以看出人們將天地先賢、良辰美景等祈福吉祥的景願進行抽象化、理想化的處理,用非語言的方式進行了獨特的禱告,抒發美好的精神寄託,滲透着中華數千年的傳統思想。

作爲線狀勾勒花卉邊緣的盤金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深紫色鑲邊對襟大襖

館藏編號MFB000541

與打籽繡結合勾勒花卉邊緣的盤金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紅呢打籽繡花卉紋闌干裙

館藏編號MFB003600

表現人物題材的盤金工藝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紅提花綢盤金打籽人物繡馬面裙

館藏編號MFB000805

表現人物題材的盤金工藝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黃緞打籽繡平安富貴紋扇形肚兜

館藏編號MFB001220

表現動物題材的盤金工藝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藍緞打籽繡珍禽瑞獸紋四合如意式雲肩

盤金繡線在使用時,有 “單金”、“雙金”與“多金”,一般使用“雙金”比較普遍。以雙金線爲例,通過針法技巧和色彩搭配的巧妙結合,在繡制時首先要將兩根金線並在一起,沿着畫樣放好壓平,然後開始下針,用色線將兩根金線牢牢釘在圖案上,兩根金線要按照圖案的不斷變化盤旋而走。

使用單金線盤制的蝴蝶觸角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石綠緞刺繡印花方形雙面童雲肩

館藏編號MFB009115

使用單金線盤制的蝴蝶觸角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石綠緞刺繡印花方形雙面童雲肩

館藏編號MFB009115

單金線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石綠緞刺繡印花方形雙面童雲肩

館藏編號MFB009115

使用雙金線盤制的紋樣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三藍打籽繡荷包

館藏編號MFB000383

使用雙金線盤制的紋樣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三藍打籽繡荷包

館藏編號MFB000383

雙金線紋樣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三藍打籽繡荷包

館藏編號MFB000383

清代盤金繡瓶形荷包中將多條金線成組使用

藏品來源:周文志先生私人收藏

清代盤金繡瓶形荷包中將多條金線成組使用

藏品來源:周文志先生私人收藏

多條金線成組使用

藏品來源:周文志先生私人收藏

多條金線成組使用

藏品來源:周文志先生私人收藏

盤金繡如爲兩根及兩根以上金線成組使用,要一組金線同時盤制,以“雙金線”爲例,在拐角處,要一根線先拐彎固定一針,再用同樣的方法盤制另一根線。由於金屬線有一定的硬度,拐角處如處理不當便容易折斷。

“雙金線”在拐彎處的繡制方式

藏品來源:潘玉珍女士私人收藏

除此之外,在繡制時,繡工對每個圖案所需的金線長度要心中有數,金線要從紋樣起始處盤到底,中途不得中斷。

按照“從始至終”的標準盤制紋樣

藏品來源:潘玉珍女士私人收藏

提及盤金繡,與其相關的釘金繡類技法還包括平金繡、墊金繡等。三者主要區別在於盤繞方式之間的差異。盤金繡強調線狀形式的使用,如單獨用線跡的形式形成獨立紋樣,或勾勒紋樣邊緣,勾勒紋樣邊緣時與其他裝飾手法相結合,如平繡、貼補繡、打籽繡等。由於裝飾部位、裝飾紋樣造型特徵不同,傳統盤金繡根據具體裝飾需求呈現樣貌與工藝的差異。

盤金繡與平繡相結合表現雀鳥的眼睛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蒙古族綠提花綢鑲邊立領挽袖女長袍

館藏編號MFB007678

盤金繡與平繡、網繡相結合表現孔雀的翎羽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蒙古族綠提花綢鑲邊立領挽袖女長袍

館藏編號MFB007678

孔雀翎羽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蒙古族綠提花綢鑲邊立領挽袖女長袍

館藏編號MFB007678

孔雀翎羽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蒙古族綠提花綢鑲邊立領挽袖女長袍

館藏編號MFB007678

與其他裝飾技法相結合的盤金繡,利用盤線與釘縫線走向表現竹子結構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洋紅緞盤金繡坎肩

館藏編號MFB000472

與其他裝飾技法相結合的盤金繡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洋紅緞盤金繡坎肩

館藏編號MFB000472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洋紅緞盤金繡坎肩微距圖

館藏編號MFB000472

與其他繡法相結合的盤金繡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洋紅緞盤金繡坎肩

館藏編號MFB000472

另外兩種平金繡與墊金繡所用金線與盤金繡基本相同,平金繡主要側重於面狀紋樣的盤制;墊金繡則與襯紙、棉絮等基材相結合用來表現浮雕效果的紋樣。

面狀構成的平金繡花卉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深紫色鑲邊對襟大襖

館藏編號MFB000541

面狀構成的平金繡花卉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漢族深紫色鑲邊對襟大襖

館藏編號MFB000541

面狀構成的平金繡蝙蝠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雙色緞平金繡瓜瓞福祿壽紋元寶形荷包

館藏編號MFB00434-2

面狀構成的平金繡蝙蝠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雙色緞平金繡瓜瓞福祿壽紋元寶形荷包

館藏編號MFB00434-2

面狀構成的平金繡蝙蝠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雙色緞平金繡瓜瓞福祿壽紋元寶形荷包

館藏編號MFB00434-2

平金繡蝙蝠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雙色緞平金繡瓜瓞福祿壽紋元寶形荷包

館藏編號MFB00434-2

平金繡蝙蝠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雙色緞平金繡瓜瓞福祿壽紋元寶形荷包

館藏編號MFB00434-2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粉提花綢平金繡大襖

館藏編號MFB003026

桃葉部分特製綠色盤線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粉提花綢平金繡大襖

館藏編號MFB003026

清代紅地潮繡帳簾中平金填充的雲紋

藏品來源:潘玉珍女士私人收藏

清代潮繡帳簾採用墊金繡表現龍的立體形象

藏品來源:潘玉珍女士私人收藏

採用墊金繡表現龍的立體形象

藏品來源:潘玉珍女士私人收藏

清末民初漢族嫁衣中墊金繡龍紋局部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平金銀迭繡龍鳳紋對襟女嫁衣

館藏編號MFB001226-1

墊金繡龍紋局部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平金銀迭繡龍鳳紋對襟女嫁衣

館藏編號MFB001226-1

墊金繡龍紋微距圖

民族服飾博物館藏

黑緞平金銀迭繡龍鳳紋對襟女嫁衣

館藏編號MFB001226-1

【未完,盤金繡繡線功能劃分與製作工藝等內容於“流光溢彩話盤金---傳統服飾中的盤金繡工藝(下)”續】

走進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是1988年開始籌辦,2000年經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國第一家服飾類專業博物館,是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學爲一體的文化研究機構。旨在服務社會,爲教學、科研提供專業化資源,成爲民族服飾文化的基因庫。向世界傳達中國文化的豐富和厚重,成爲中國服飾文化交流、研究的良好平臺。

民族服飾博物館現有展廳面積2000平方米,設有少數民族服飾廳、漢族服飾廳、苗族服飾廳、金工首飾廳、織錦刺繡蠟染廳、奧運服飾廳、圖片廳等七個展廳,還有供教學及學術交流活動使用的多功能廳以及可以與觀衆實現互動的中國民族傳統服飾工藝傳習館。

民族服飾博物館收藏有中國各民族的服裝、飾品、織物、蠟染、刺繡等一萬餘件。還收藏有近千幅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極爲珍貴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飾的圖片。

博物館積極開展民族服飾文化與現代設計教學和科研等活動。從服飾文化研究,服飾設計研究,服飾技藝傳習等方面,探索博物館研究與教學實踐、設計實踐相結合的新思路、新途徑。博物館設有民族服飾文化方向碩士點,也是學院博士項目的科研、實踐基地。

民族服飾博物館向社會公衆免費開放。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稱號。爲傳承、創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

北京服裝學院民族服飾博物館

民族服飾素材庫網址:https://www.biftmuseum.com/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櫻花東路甲2號北京服裝學院綜合樓A座3層

電 話:010-64288067/010-64288261

郵 件:[email protected]

郵 編:100029

微信號:biftbwg

開放時間:

每週二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週四 上午 : 08:30-11:30 下午 : 13:30-16:30

每週六 下午 : 13:30-16:30

(注:閉館前30分鐘停止入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寒暑假閉館)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