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張圖片手機橫起看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遊春圖》卷,隋,展子虔作

【展子虔遊春圖卷】

《遊春圖》卷,隋,展子虔作,絹本,設色,縱43cm,橫80.5cm。

這是一幅山水畫,描繪了人們在風和日麗,春光明媚的季節,到山間水旁“踏青”遊玩的情景。全畫以自然景色爲主,人物點綴其間。湖邊一條曲折的小徑,蜿蜒伸入幽靜的山谷。人們或騎馬,或步行,沿途觀賞着青山綠水、花團錦簇的勝境。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一艘遊艇緩緩盪漾,船上坐着的幾個女子似被四周景色所陶醉,流連忘返。山腰和山坳間建有幾處佛寺,十分幽靜,令人神往。

畫家運用細而有力的線條勾畫出物象的輪廓,人物雖然小如豆粒,但一絲不苟,形態畢現。山石樹木只用線條畫出,可以看到行筆的輕重、粗細、頓挫、轉折的變化,但尚未見到唐代以後繪畫中出現的皴擦技法。

作品的色彩濃麗厚重,山石樹木均以礦物製成的石青、石綠顏料賦色,以青綠的色彩爲主調,建築物和人物、馬匹間以紅、白諸色,既統一和諧,又富有變化。亮麗的色彩亦更好地襯托出大好河山盎然勃發的春天氣息。

《遊春圖》卷歷來被認爲是隋朝畫家展子虔的作品,代表了中國早期山水畫的面貌。近些年有學者對於這幅作品的作者和時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引起了討論。

↓本張圖片橫起手機看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步輦圖》卷,唐,閻立本作

【閻立本步輦圖卷】

《步輦圖》卷,唐,閻立本作,絹本,設色,縱38.5cm,橫129cm。

這是一幅歷史畫。它反映唐代初年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公元七世紀,地處我國西南的吐蕃(今西藏地區)開始強大興盛,其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布是個“驍勇多英略”的領袖。貞觀八年(634年),他遣使臣到長安(今陝西西安),向唐王朝求婚聯姻,唐太宗李世民答應了他的請求,決定將宗室女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貞觀十五年(641年)春天,松贊干布派相國祿東贊到長安來迎接文成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則派禮部尚書江夏王宗室李道宗陪同文成公主進吐蕃。文成公主除了帶去很多中原地區的文化典籍外,隨行的還有許多各種行業的工匠,對於促進吐蕃經濟、文化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裏,唐王朝和吐蕃之間關係融洽,和睦相處。

閻立本以此爲題,繪製了這幅歌頌古代漢、藏民族友好交往的作品。畫幅描繪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在宮內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吐蕃使臣祿東讚的情景。李世民端坐在由六名宮女抬着的坐榻(又稱步輦,圖畫即以此爲名)上,另有三個宮女分別在前後掌扇和持華蓋。唐太宗面前站立三人:最右者,身穿大紅袍,是這次儀式的引見官員;中間是吐蕃的使臣祿東贊,拱手而立,髮型和服飾與中原地區不同;最左爲一穿白袍的內官。按照畫家閻立本當時的地位和身份,他完全可能是這次歷史性會見的目擊者,所以他筆下的人物非常真實、生動。唐太宗李世民的威嚴,使臣祿東讚的幹練、謙和,引見官員和內侍的恭謹,年輕宮女的天真活潑,都各具特點,躍然絹上,祿東贊和唐太宗等人在民族氣質上的差別也有所表現。

全畫以細勁的線條塑造人物形象,線條純熟,富有變化和表現力;設色濃重、鮮豔,是一幅出色的工筆重彩人物畫作品。圖中的李世民、祿東贊等人應當帶有肖像畫特徵。

↓本張圖片橫起手機看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五牛圖》卷,唐,韓滉作

【韓滉五牛圖卷】

《五牛圖》卷,唐,韓滉作,紙本,設色,縱20.8cm,橫139.8cm。

本圖無作者款印,本幅及尾紙上有趙孟頫、孫弘、項元汴、弘曆、金農等十四家題記。

《五牛圖》是目前所見最早作於紙上的繪畫,紙質爲麻料,具有唐代紙張的特點。圖畫五牛,形象不一,姿態各異,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動態十足。其中一牛完全畫成正面,視角獨特,顯示出作者高超的造型能力。作者以簡潔的線條勾勒出牛的骨骼轉折,筋肉纏裹,筆法老練流暢,線條富有力度和精確的藝術表現力。牛頭部與口鼻處的根根細毛,更是筆筆入微。每頭牛皆目光炯炯,作者通過對眼神的着力刻畫,將牛既溫順又倔強的性格表現得極爲傳神。作品完全以牛爲表現對象,無背景襯托,造型準確生動,設色清淡古樸,濃淡渲染有別,畫面層次豐富,達到了形神兼備之境界。以牛入畫是中國古代繪畫的傳統題材之一,體現了農業古國以農爲本的主導思想。韓滉任職宰相期間,注重農業發展,此圖可能含有鼓勵農耕的意義。《五牛圖》是其作品的傳世孤本,也是爲數寥寥的幾件唐代紙絹繪畫真跡之一,因此不論其藝術成就還是歷史價值都備受世人關注。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龍舟競渡圖》頁,唐,李昭道繪

【李昭道龍舟競渡圖頁】

《龍舟競渡圖》頁,唐,李昭道繪,絹本,設色,縱28.5cm,橫29.7cm。

此圖是典型的青綠山水作品,畫中運用的石青石綠歷久彌新。通過畫中所描繪的建築判斷,畫中的情景當爲宮廷中歡度端午的場面。華麗的宮廷樓閣位於畫面的右下角,湖水以留白的方式體現出來,遠景爲青綠的山巒。畫面中,人小如豆卻清晰可辨,生動有趣。所繪龍舟亦生動可掬,靈動飄逸。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伏羲女媧像頁,唐,絹本

【伏羲女媧像頁】

伏羲女媧像頁,唐,絹本,設色,縱左222.5cm,右231cm,橫上115cm,下94cm。

此圖上彩畫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窄衫小袖絳紅色胡裝,二人腰相連,共着一條白裙。男居左,無須,頭戴籠冠,張左手執矩,矩上有墨斗(已被腐蝕)。女居在右,束高髻,張右手執規。男女上身相擁,中間兩臂相連,下尾盤曲相交四節成螺旋狀。兩人頭上有圓輪,周畫圓圈以象徵日;尾下有下彎月牙一,周畫圓圈以象徵月。畫面四周面遍佈大小相等的圓圈,部分以線相連象徵星辰。

吐魯番高昌國至唐西州國時期的墓葬出土了許多伏羲、女媧絹畫,畫面形式大致相似:人首蛇身,交尾相擁,伏羲持矩,女媧持規。絹畫上方有日,下方有月,周圍佈滿絲縷相連的星辰。整幅絹畫上寬下窄,與棺形相似,常覆蓋於棺上,也有蓋於屍上或置於屍旁者,還有張掛或用木釘固定於墓頂的情況。

故宮博物院所藏的伏羲女媧絹畫系1963年4月出土於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1963年12月由新疆博物館撥交故宮博物院。據阿斯塔那古墓考古報告中所示,同期出土的此類絹畫共有數十件。在墓室中一般都是畫面朝下,用木釘釘在墓頂上。一般認爲伏羲所執矩象徵地,女媧所執規象徵天,用以配合畫面上的日月星辰,爲墓室營造一個小宇宙。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伏羲女媧像頁,唐,絹本

【伏羲女媧像頁】

伏羲女媧像頁,唐,絹本,設色,縱左199.6cm,右175cm,橫上82cm,下53.7cm。吐魯番遺畫。

此圖上彩畫人首蛇身男女二人,均着大袖裙襦漢裝,二人腰相連,共穿一條白裙,白裙角飾雲頭紋。男子居左,微髭,高髻,張左手執矩,右手執剪刀狀物搭於女子肩部。女子居右,束高髻,張右手執規,左手執剪刀狀物搭於男子肩部。男女上身相擁,下尾盤曲相交兩節成螺旋狀。兩人頭上有圓輪一,輪中已殘損,漫漶不清,周畫圓圈,以線相連象徵日。兩人尾下有月牙一,內畫玉兔,周畫圓圈以線相連象徵月。畫面四周遍佈大小相等的圓圈,以線相連象徵星辰。

1959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歷代藝術館,此件《伏羲女媧像》作爲歷代藝術珍品在基本陳列中展出。《故宮博物院歷代藝術館陳列圖目》收錄。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坐佛像殘片,唐,紙本

【坐佛像殘片】

坐佛像殘片,唐,紙本,設色,縱28cm,橫33cm,單片橫16.5cm。敦煌遺畫。

此畫是二方連續的千佛坐像中之二片,外框畫蓮瓣形龕,下爲菱形團花圖案。龕內畫坐佛,結跏趺坐於仰蓮座上。佛頭上有肉髻,雙耳垂肩,面部安詳,後有頭光、身光,頭光上有火焰紋。這種二方連續的千佛像常被用作佛經的邊緣裝飾或經卷裏的插圖。

此畫於1957年由上海邵洵美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敦煌彩畫圖案殘片,唐,紙本

【敦煌彩畫圖案殘片】

敦煌彩畫圖案殘片,唐,紙本,設色,縱28cm,橫16.5cm。

圖案爲橫向二方連續,上第三列爲捲雲紋,以下多爲幾何圖案。以淡墨勾勒,填彩以紅綠爲主,間有白、絳、赭諸色。因年代久遠,色彩顯得斑駁不全。

題跋:“敦煌千佛洞唐人彩色殘畫,李木齋氏麐嘉館舊藏。敦煌寫經流傳尚多,畫極希(稀)有,至可寶貴。己丑中秋何遂識。”下鈐朱文“何遂”、白文“敘圃書畫”、朱文“丁亥年六十”印三方。

此畫殘片於1955年由何遂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據何遂錄題跋示曾爲李盛鐸麐嘉館收藏。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如意輪觀音像殘片,唐,紙本

【如意輪觀音像殘片】

如意輪觀音像殘片,唐,紙本,設色,縱28cm,橫30cm。敦煌遺畫。

觀音菩薩結跏趺坐,頭戴寶冠,冠中有化佛。菩薩面相豐腴,雙耳穿環,後有頭光,身披袈裟,袒胸飾以瓔珞;六臂,上兩臂各持一圓輪,輪中分別有鳥、樹代表的日、月,中兩臂左手作說法印相,右手因漫漶不清印相不辨,下兩臂左手持蓮,右手持物不辨。右上側有榜題一行:“救苦觀世音菩薩”。左右各有一位女供養人,梳雙髻,着暗紅色長條裙。

如意輪觀音是密教所傳六觀音之一,其圖像一般爲六臂相。至於其手持之寶物及印相,則依經軌不同而有多種差異。據《如意輪瑜伽唸誦法》所示:如意輪觀音具六臂,全身金色,頭上結寶頂髻,戴莊嚴冠,以示莊嚴。冠中化有阿彌陀佛,住於說法相。六臂表示能遊於六道,以大悲心解除六道衆生各種苦難。

此畫於1957年由上海邵洵美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當時的包裝還在,是用牛皮紙作捲筒包裝,上有“故宮博物院文物徵集處收/上海淮海中路1754/19邵洵美寄”字樣,郵戳表明寄自1957年7月8日。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菩薩坐像殘片,唐,紙本

【菩薩坐像殘片】

菩薩坐像殘片,唐,紙本,設色,縱5.5cm,橫22.5cm。敦煌遺畫。

畫面爲一菩薩坐像的下半部。菩薩結跏趺坐,着硃紅色袈裟,身佩瓔珞。從像左側殘留的一角看來,其座爲仰蓮座,菩薩身後有身光。畫面線條勾勒工細,以重彩層層暈染,顯現出濃豔而沉穩的品質,此爲9世紀敦煌畫中常用的畫法。由於這些畫長期被封閉在藏經洞中,故色彩鮮豔如新。

題跋:“敦煌千佛洞發現唐人殘畫佛像,李木齋氏麐嘉館舊藏。敦煌唐畫,世所希(稀)見。此爲佛像一小段,可窺見用筆設色,至可寶也。己丑中秋何遂識。”下鈐朱文“何遂”、白文“敘圃書畫”印兩方。

此畫殘片於1955年由何遂先生捐獻故宮博物院。據何遂題跋示曾被李盛鐸麐嘉館收藏。

↓本張圖片手機橫起看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宮苑圖》卷,傳爲唐人作品,絹本

【宮苑圖卷】

《宮苑圖》卷,傳爲唐人作品,絹本,設色,縱23.9cm,橫77.2cm。

本幅無款印。後幅吳景洲題跋,鈐“瀛”、“景洲鑑定”印2方。

此卷描繪古代宮苑中夏日景緻,宮殿樓觀、屋宇舟車纖若毫髮,山石均以細筆勾出,略有皴斫,重青綠敷色,同時大量使用金線勾勒建築物輪廓和網巾水紋,輝煌明麗,富有裝飾性。此卷爲吳瀛先生於1947年“傾囊得之”,1955年捐獻故宮博物院,卷後有其長題,考定此卷爲張醜《清河書畫舫》中著錄的“唐大李將軍御苑採蓮圖”。後經有關學者考證,此卷爲南宋人作,雖非出自李思訓父子之手,但仍反映出早期青綠樓閣繪畫的一些特點。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九成避暑圖》頁,傳爲唐人作品,絹本

【九成避暑圖頁】

《九成避暑圖》頁,傳爲唐人作品,絹本,設色,縱28.5cm,橫31.6cm。

本幅無款識。對幅清代乾隆皇帝題詩。鈐乾隆內府諸收藏印。《石渠寶笈》著錄。

此幅爲清宮舊藏,是故宮博物院庋藏的幾幅時代較早、傳爲唐人的繪畫作品之一。乾隆題詩中有“九成瓊殿疊,百道玉泉翻”句,認爲此圖寫九成宮。事實上,畫面描繪的是貴族出行和遊樂的場面,繁密富麗,充滿亭臺殿閣,其間人物、鞍馬、舟車往來。畫法雖具大小李將軍“金碧山水”傳派的特點,實爲南宋畫家所作。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京畿瑞雪圖》紈扇,傳爲唐人作品,絹本

【京畿瑞雪圖紈扇】

《京畿瑞雪圖》紈扇,傳爲唐人作品,絹本,設色,縱42.7cm,橫45.2cm。

本幅無款識,右裱邊項子京題:“唐雲麾將軍李思訓畫京畿瑞雪圖,宋宣和御府藏物也,定爲神品第一。古胥山樵項聖謨獲於梅花和尚塔前,得祕玩焉,百金亦勿與易。”

裱邊鈐收藏印“平書珍賞”、“平泉書屋主人審定印”2方。

扇面繪雪景樓閣,山水重青綠敷色,畫法古拙,明顯帶有所謂李思訓父子“金碧山水”傳派的特點,與故宮收藏的另外兩件傳爲唐人的樓閣作品《宮苑圖》卷、《九成避暑圖》頁畫風相近,並都曾被題爲李思訓作。這三幅畫在清代以前均未見著錄,也缺乏早期的收藏印記和題跋作爲斷代的佐證,而且目前尚無公認的唐代同類作品可資比較,因此,我們不能僅僅以其勾勒填色爲主的質樸畫法和追求簡古的生拙風格便簡單地斷定爲唐人作品。正因爲缺乏斷代依據,這三件作品的時代歸屬在學術界一直有不同看法。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畫面上大量古代建築所反映出的宮室形制來判定作品的創作時代就成爲較爲科學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有學者將畫面中建築裝飾的細部,如:琉璃瓦、格子門、木牌坊和斗拱的形制作爲“詳辨古今之物,商較土風之宜”的有力物證,認爲這三幅畫所表現的建築羣非唐非宋,進而得出結論,斷定它們不是唐人的作品,而是南宋“臨安以外地區或民間畫家所繪的裝飾畫”。

↓本張圖片橫起手機看

故宮博物院館藏隋、唐繪畫作品賞析

《揮扇仕女圖》卷,傳爲唐周昉繪

【周昉揮扇仕女圖卷】

《揮扇仕女圖》卷,傳爲唐周昉繪,絹本,設色,縱33.7cm,橫204.8cm。

無作者款印。引首清高宗弘曆題“猗蘭清畫”四字。鈐明韓世能 “韓世能印”、“韓仲子氏”、“世能”,清梁清標“蕉林書屋”、“蕉林居士”、“蕉林考藏”,清高宗弘曆“古希天子”、“乾隆御覽之寶”、“石渠寶笈”、“乾隆鑑賞”等鑑藏印,共31方。

此圖描繪了13位頭挽高髻、細目圓面、長裙曳地的妃嬪和宮女形象。全幅以橫向排列的形式展示了人物的各種活動:執扇慵坐、解囊抽琴、對鏡理妝、繡案做工、揮扇閒憩等。作者注意畫面橫向疏密、鬆緊的韻律變化,縱向高低錯落的層次變化,從而使得畫面結構井然有序,並避免了構圖上的單調呆板。圖中色彩豐富,以紅色爲主,兼有青、灰、紫、綠等各色。冷暖色調相互映襯,顯現出人物肌膚的細嫩和衣料的華貴。衣紋線條近鐵線描,圓潤秀勁,富有力度和柔韌性,較準確地勾畫出了人物的種種體態。

畫家周昉出身於豪門顯宦,因此,他對於貴族階層綺靡奢華的生活非常熟悉。其仕女畫不以烈女、賢婦、仙女等爲表現對象,而是取材於現實生活中貴族婦女的行樂活動,具有強烈的時代感,從而迎合了中晚唐時期大官僚貴族們的審美意趣。其作品在張揚唐王朝繁華興盛的物質生活的同時,亦揭示了貴婦們極度貧乏的精神世界。此圖中嬪妃們體貌豐腴,衣飾華麗,但她們面含幽怨,舉止慵倦,毫無生氣。

明張醜《清河書畫舫》,清內府《石渠寶笈續編》,清阮元《石渠隨筆》著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