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10月10日上午,解放大道同濟醫院門口車水馬龍,因爲院內停車位有限,送病人就醫的車輛需要在大門口排隊等待進入。11時許,排隊等候的車輛已有近百臺,隊伍長約200多米。礄口交通大隊二中隊輔警楊鴻博接到隊領導命令,到醫院旁邊的航空路口增援崗位民警維護秩序。

11:05分,一輛小車猛然停在正在忙碌的楊鴻博跟前,車上下來兩位女士,其中一位懷裏抱着孩子,十分焦急向的小楊求助道:“孩子病情非常危重,呼吸困難,幾近昏迷,請幫忙趕快送到急救室!”

此處離醫院急救室大約還有4百多米遠,在這麼密集的車流裏開車過去,就是不排隊也會耽誤不少時間;如果抱着孩子跑過去也非最佳方案,兩位女士心急如焚,手足無措。看着面色蒼白、雙眼緊閉的孩子,楊鴻博來不及想太多,果斷的發動警用摩托車,開啓警燈、拉響警報器,讓其中一位女士抱着孩子坐上後座,前往急救室。

楊鴻博駕駛着摩托車不僅要爭分奪秒,還要保證車後座上大人小孩的安全。按照規定,兩輪摩托車的駕乘人員都必須佩戴頭盔,但現在羣衆遇到危難,人命關天、情況特殊,已經別無選擇,“就算回去受處分我也認了!”他憑藉平時刻苦練就的高超駕駛技術,在車流中迅速而平穩的穿行,僅用時1分鐘就到了急救室。醫生經過初步查看,發現孩子情況非常嚴重,須立刻送重症監護室急救!小楊又去找來一輛推車,幫着那位女士一路舉着氧氣袋、推着孩子到了重症監護室門口,看着醫生護士把孩子接進去,這才鬆了一口氣,轉身回到崗位上繼續工作。

10月14日,正在二中隊值班室值班的中隊長熊宇峯接到一位羣衆打來的道謝電話,這才知道了整個事情的原委。原來,孩子今年兩歲三個月,之前因感冒引發肺炎,去醫院看過後,自行在家裏服藥、做霧化治療。10日當天上午,孩子忽然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由媽媽和奶奶抱着前往同濟醫院,在車上,孩子的情況愈發嚴重,於是就發生了開頭那一幕。來電者正是孩子的父親賀先生,據他介紹,孩子是因爲過敏誘發呼吸道猛然水腫,導致呼吸困難,俗稱“封喉”。因爲缺氧,到醫院的時候已經處於半昏迷狀態,幾近窒息,當即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採取急救措施,經過幾天的治療,目前情況穩定,已於14日轉至普通病房。醫生說,幸虧送醫及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事後,賀先生一家人都非常感激這位熱心助人又不留姓名的輔警,最後輾轉打聽到礄口交通大隊二中隊值班室的電話號碼。經過詢問這才知道,楊鴻博的執勤崗位並不是固定在航空路,當天因爲車流量大,臨時調過去協助工作。儘管熊隊長推辭再三,賀先生一家人依舊堅持要當面向楊鴻博表達謝意,並送上錦旗。

科普知識:急性喉水腫﹐是兒童和成人中常見的突發性氣道阻塞的重要原因,是急性喉變態反應性疾患。多由於食物、藥物變態反應﹐輸血﹑疫苗和血清引起的喉血管神經性水腫。急性喉水腫所致喉梗阻﹐常無先兆症狀﹐驟然起病﹐表現聲嘶﹑咳嗽﹑喉鳴﹐嚴重者有窒息危及生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