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次的戰機“尾隨事件”也僅僅是雙方間拉鋸戰的冰山一角,單在本月就曾多次發生過美俄雙方戰機的伴飛和對峙事件。整個事件能夠平穩度過,得益於俄海軍兩架波羅的海艦隊的蘇-27戰機的護航。

長期以來,有關美俄之間的新動向層出不窮。雙方及其大小擁躉,不是在公海領域摩拳擦掌,就是在駐外地區虎視眈眈。然而,以多年的國際輿情來看,雙方間硬碰硬的機會不多,反而在各種場合中無下限的挑釁行爲,成了雙方間你來我往的常態。

F-18大黃蜂戰鬥機

據新華社8月14日消息,日前俄羅斯國防部長所乘坐的專機,竟遭到了一架來自北約的F-18戰機尾隨。好在該事件以和平的方式結束,雙方在對峙之後並沒有讓事態繼續惡化。縱然如此,經此一事雙方間的裂痕勢必更深一層,究竟整個事件詳情如何?

原來在本月13日的時候,俄羅斯防長紹伊古曾飛抵加里寧格勒州,參加當地一所海軍學校奠基儀式,以及出席一場國際軍事比賽。隨後在返回莫斯科途中,專機行駛至波羅的海中立海域上空時,遭到了一架來自北約組織的F-18戰機尾隨。至於這架F-18從何地起飛,尚無從知曉。

俄羅斯外長紹伊古

試想一下,俄羅斯國防部最高負責人所乘坐的專機,就這樣赤裸裸的暴露在敵方戰機面前。一旦雙方真的擦槍走火的話,其最終結果將不堪設想。好在這架F-18似乎無意造成更大的衝突,僅僅在伴飛一段時間後被驅離。整個事件能夠平穩度過,得益於俄海軍兩架波羅的海艦隊的蘇-27戰機的護航。

衆所周知,F-18大黃蜂戰機由原美國麥道公司所研製,在國際上被公認爲是一款以艦載爲目的的超音速噴氣式第三代戰機。而蘇-27戰機背景如何?由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蘇-27,是一款肩負着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的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機。與F-18戰機一樣,蘇-27同屬於第三代戰機序列。

蘇-27側衛戰機

此外二者的研發時間及服役時間相差無幾,而且都曾大量出口到各自盟國。或者正是由於兩款戰機實力不相上下,纔沒有發生實質性的火力衝突。當然,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的應變能力也不容小覷,在北約這架F-18試圖靠近俄防長專機之際,兩架蘇-27才能臨危受命,及時強勢出擊並加以攔截和驅離。

這次的戰機“尾隨事件”也僅僅是雙方間拉鋸戰的冰山一角,單在本月就曾多次發生過美俄雙方戰機的伴飛和對峙事件。至於以後的國際局勢走向如何,我們靜觀其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