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一颗相对年轻的200万岁恒星C1 Tau首次声名鹊起,当时天文学家们发现一颗“热木星”在原行星盘内运行。现在,使用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研究人员发现了另外三个气态巨行星的证据。

上图模拟的C1 Tau的恒星周围的原行星盘,距我们约500光年。圆盘上的空隙表明,有三个先前未被探测到的气体巨行星,以极近的距离环绕恒星运行。

这些额外的行星是从圆盘上三个不同的间隙推断出来的,它们与气体巨行星清理轨道的引力效应一致。这些行星的轨道与木星有很大的不同,最近的热木星的轨道与水星离太阳的距离相似,而最远的距离是海王星的三倍。

其中两颗系外行星的质量与土星相似,而另外两个的质量是木星的一至十倍。

剑桥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凯西·克拉克说:“目前尚无法确定C1 Tau中所看到的极端行星结构在热木星系统中是否常见,因为这些兄弟行星通过它们对原行星盘的影响而被探测到的方式,将无法在不再有原行星盘的旧系统中工作。”

上图来自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的数据显示,在C1 Tau恒星周围的一个原行星盘上有空隙,这表明比先前已知的热木星C1 Tau b更远的地方还存在三个更远的气态巨行星。

目前还不清楚新发现的行星是否在引力上推动这颗最里面的行星进入它的近距轨道,或者这种机制是否与热木星的一般情况相同。这两颗外行星最初是如何形成的,这也是一个谜。

克拉克说:“行星形成模型倾向于能够制造已经观测到的行星类型,所以新的发现不一定适合这些模型。”

土星质量的行星被认为是通过先积累一个固体核,然后在顶部拉进一层气体而形成的,但是这些过程在离恒星很远的地方应该是非常缓慢的。在这个距离上,大多数模型都很难制造出这种质量的行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