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在政務媒體已經發展相當充分的前提下,來自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的信息發佈,應有和民間、媒體賽跑的意識,這也是有效預防謠言的方式。

3月23日晚間,江蘇省揚州市經開區管委會發布消息,通報3月21日13時46分左右,中航寶勝海底電纜項目主塔外牆噴塗粉刷作業腳手架發生墜落,造成6人死亡,5人受傷。21日下午發生的事故,直到23日深夜,官方纔對外發布通報。而在通報前,已有相關媒體報道並催促當地政府發聲。

據《證券時報》報道,3月23日上午,記者前往事發地點採訪,在亮明身份後遭保安連續推搡驅離,並被警告“不要找不自在”。

的確,事故有大小,情節有輕重,傷亡有多少,對於安全事故的通報有輕重緩急,這是很正常的。但是,揚州和鹽城畢竟處於兩地,鹽城響水的爆炸再怎麼嚴重,也不影響揚州發揮主動、積極應對,兩地的工作應是互不影響的,信息發佈和救援工作也應是並行不悖,相輔相成的。

事實上,在21日當天,全國還有其他地方發生過安全事故,比如成都雙流機場發生鋼筋傾倒事故,造成4人死亡,十幾人受傷。當下,全國各地企業基本都已恢復年後生產,通常情況下,2月、3月也是事故相對較爲集中的時期,相信各地也早有經驗性的應對思路和工作程序。

2017年印發的《江蘇省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工作實施細則》規定,對涉及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的政務輿情,要力爭在3小時內、最遲不超過5小時發佈權威信息,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佈會。那麼,對於一般事故和較大事故,或許也應該有相應的信息發佈標準。不然,有可能造成信息發佈遲滯,乃至無消息的狀態。

我們既不能因爲兩起事故發生在同一天,且都發生在江蘇,就把這兩起事故勾連,在此時對當地做無謂的聯想和過分的指責。但是,也不能因爲兩起事故疊加到了一起,就“避輕就重”,讓揚州工地事故逃脫輿論的審視和追問。

有一點共識是存在的:只要是安全事故,無論是自然災害還是主觀人爲,無論是特別嚴重還是一般嚴重,都應得到足夠的重視,按照既定的公開程序,向公衆及時通報事故詳情和救援進展。如此,公衆纔有關注的前提,社會纔有監督的可能。並且,我相信只要是事故,總有經驗要總結,總有教訓要吸取。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下,在政務媒體已經發展相當充分的前提下,來自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的信息發佈,應有和民間、媒體賽跑的意識,這也是有效預防謠言的方式。

必須要認識到,讓民衆早知道、多知道,這不僅是爲了滿足公衆的知情權,更是對遇難者本人及其家屬的尊重和負責,同時也是爲了讓事件的應急處理更加高效、科學、透明、有序。

□樊成(媒體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