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11月4日,許世友領導的膠東軍區西海獨立團撤到掖縣城西的粉子山,與兄弟部隊一起阻擊敵第8軍進攻。

這次阻擊戰,事關膠東主力轉移的成功與否。上級要求他們死守陣地5晝夜。

5日拂曉,阻擊戰打響,戰鬥十分激烈。敵人動用了飛機大炮,向粉子山前沿陣地進行連續轟炸。戰士們對着衝上來的敵軍猛烈射擊,攔住第8軍一波又—波的衝擊。

第一天,西海獨立團第1營打退了敵軍6進攻。

6日拂曉,敵人又開始向粉子山、南寨山、崔家南山、象山陣地實施火力突擊。他們採取前面敢死隊、後面大部隊的方式展開進攻。

守衛象山陣地的,是西海獨立團第1營2連。

戰鬥打響後,2連多次抗擊敵人的攻擊,傷亡很大,特別是堅守突出部的第2排,只剩下了5個人,排長犧牲。營長張子江於是下令調營重機槍排排長王成斌爲2連第2排排長。王成斌接到命令後,立即帶着團裏補充的35名戰士,冒着炮火,增援到了第2連的象山陣地。

這時2連連長劉中民已經負傷被抬下了戰場。指導員張恭帶着王成斌,來到第2排陣地,當面向他交代了任務。就這樣,王成斌成爲堅守突出部的最高指揮者。

從6日下午到lO日,5天之中,2連先後打退敵兩個師不同規模的進攻30餘次。在戰鬥中,團裏兩次給第2排補充戰鬥員56人。

排長王成斌也兩次負傷。

戰鬥進行到第5天時,敵人密集向着2排陣地進行衝鋒。解放軍炮兵不斷將炮彈砸向進攻的敵兵,還是不能有效阻止其進攻。王成斌眼看局勢嚴重,立即派輕傷戰士去其他排進行聯繫,結果發現各排傷亡都很大,第3排排長犧牲,連指導員張恭受重傷被抬走了,粉子山等主陣地已經被敵人佔領。王成斌立即帶領第2排剩下的8人轉移到連主陣地。

可是,全連也只剩下20多人。他果斷地把人員集中起來,說:“大家包好傷口,誓與陣地共存亡!”

他的話音剛落,敵人又發起新的進攻。

在激戰中,王成斌受過傷的右腳,突然又被一塊彈片擊傷,血流如注。他一把癱在地上。但是,他仍然用頑強的意志坐立着,繼續指揮全連20幾人力戰。

天黑時,敵人終於停止進攻。

此時,第2連只有13人了。

陣地上一片寂靜,不遠處敵人燃起了一堆堆篝火。王成斌認爲大部隊應該已經轉移,自己可以撤離了,於是決定將全連剩下的12名戰士全帶回去,下令大家把陣地上沒能運走的11名戰友的屍體掩埋,帶不走的武器拆卸,埋在戰壕裏。然後,13人帶着兩挺輕機槍和剩餘的子彈,輕傷員抬着重傷員,趁着夜色悄悄地脫離陣地,往掖縣城東北方向轉移。

途中,他們與正在尋找他們的營長張子江相遇。就這樣,13人全部獲救了。

隨後,王成斌和5名重傷員被送往大澤山治療。

​這次象山阻擊戰,有力地拖住了敵人,爲膠東軍區主力的轉移贏得了時間。戰後,膠東軍區爲表彰象山阻擊戰的勝利召開大會,決定命名第2連爲“象山連”。司令員許世友親自出席。

在命名大會上,王成斌和5名重傷員因住院未能參加,其他7倖存的戰士,都戴着大紅花坐在主席臺上。這就是戰史的“象山連”僅剩7人的來歷——其實有13人。

沒有出席的2排排長王成斌,後來成爲了共和國中將。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