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策》中有一句話:“天子之怒,伏屍百萬”,以此表現天子的威嚴。而在宋朝有一個皇帝,他在位時間爲宋朝最長,性格極爲寬厚,留下許多令人稱道的事蹟。

他就是趙宋第四任皇帝趙禎。趙禎少年即位,早年間劉娥太后權勢滔天,把控了朝政,直到二十四歲的趙禎才得以親政。在親政後,趙禎迅速頒佈了一系列仁政,百姓在他的統治下不但安居樂業,而且有了文化活動的時間,社會生產有了極大的發展,而他身爲皇帝崇尚節儉,而且無論對待侍從還是臣子都十分寬容。

北宋名臣包拯就是當時的著名言官,經常當面對着趙禎痛斥,而趙禎卻從未動怒,反而每每接受包拯等衆多言官的納諫。在趙禎一朝,主張少用肉刑,即使是“謀反”罪也要區分對待。我們都知道,皇帝作爲古代的最高統治者,大多數對於“謀反”這種字眼和語言是極爲忌諱的,清朝文字獄因言之禍不勝枚舉,動輒株連九族。

但是,趙禎卻表現出古代皇帝罕有的氣度,如果當事人只是一時的“口嗨牢騷”,就不予懲罰。曾經蜀地有一個秀才寫了一首反詩,當趙禎得知他是因爲當不了官心生煩悶,就直接賜了一個官給他當,如此胸懷真的是古代皇帝稀有的。

對待服侍自己的侍從,趙禎也十分寬容,有一次正在用膳時他喫出了砂石,趕忙叮囑周圍的宮女不要聲張此事,以免御廚等下人受到懲罰。如此寬厚仁義的君主,在他當皇帝的四十二年中,百姓的生活都較爲富足,宋朝經濟極爲繁榮,百姓們對這個仁君也極爲愛戴。

在趙禎是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駕崩後消息傳到宋境各地,全國的百姓都自發地進行了停市哀悼,對這個皇帝深情緬懷,京城內外連續幾天哭聲不斷。而趙禎的廟號也恰如其分地是仁宗,縱觀宋仁宗趙禎一生,確實仁慈寬厚,這樣一個廟號確實再合適不過。你對此有何看法?請到評論區留言吧。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