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礦投網—最權威海外礦業投資及金融資訊平臺

本報訊(記者賈華)貴州省地礦局通過長期科技創新,日前在赫章縣發現品位高、厚度大的超大型鉛鋅礦牀,提交詳查資源量275萬噸,潛在經濟價值達600多億元,實現貴州超大型鉛鋅礦牀“零”的突破。

據瞭解,自20世紀五十年代貴州省地礦局成立以來,經在全省進行勘查,發現鉛鋅礦分佈於全省50多個縣(市),並在都勻牛角塘、織金五指山等地區先後發現三個大型和一批中小型鉛鋅礦牀。這些發現爲貴州鉛鋅礦的開發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基礎,爲貴州成爲中國有色金屬大省區作出了貢獻。

進入新世紀後,貴州省地礦局從理念、制度、科技、方法和管理上進行一系列創新實踐,將鉛鋅礦列入重要的深地探測目標,將“赫章縣豬拱塘鉛鋅礦牀”列爲深地找礦示範,加強鉛鋅勘查研究的人才培養力度,加大全省鉛鋅找礦勘查研究投入。

與此同時,對深部構造變形特徵及隱伏構造進行綜合分析,大膽提出與前人不同的認識,預測可能存在隱伏礦體的位置,拓展找礦空間,明確找礦方向。科研人員採用高分辨率物探CSAMT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獲取了深部找礦信息,釐清了控礦規律認識,建立了複雜構造條件下的鉛鋅找礦模式。並通過深、淺鑽探稀疏控制工程佈置等方法的創新,快速獲得礦體信息,減少了探礦工程量,節約了勘查投資成本。

2018年,通過一系列探索性地質工作,省地礦局終於在赫章縣發現品位高、厚度大的全隱伏豬拱塘超大型鉛鋅礦牀,提交詳查資源量275餘萬噸,實現貴州超大型鉛鋅礦牀“零”的突破。這一成果,是貴州60餘年探明鉛鋅資源量總和的40%,潛在經濟價值達600多億元,對地處烏蒙山腹地的赫章縣乃至畢節市改變當地經濟結構,促進就業、推進貧困地區脫貧具有重大意義。

來源:新浪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