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着生食與半生食等飲食方式的引入,越來越多的人喜歡上生食飲食,比如蔬菜沙拉、生魚片,甚至生章魚、生牛肉也有人願意嘗試。大多數生食愛好者除了對口味的偏好外,主要認爲生食原汁原味,可以保留食物中更多的營養素,減少營養的流失。這是真的嗎?答案是:安全隱患多,生食還需“慎食”。

生喫肉類和海鮮安全風險高,吸收率低

生喫肉類和海鮮的方式在西方國家和日本、韓國比較多見,蘸上各種醬料,味道鮮美。但是,生的海鮮和肉類中含有各種寄生蟲,而且從加工、運輸、銷售到食用整個過程,中間需要經過很多環節。而這每一個環節中,都有可能產生微生物的污染,生喫的食用方式難以殺滅這些對身體有害的物質,即使是在生喫的過程中加入各種醬料,也根本無法消除致病菌的存在。稍有不慎,食源性的疾病,比如寄生蟲病就會找上門。

另外,很多人認爲生喫肉類和海鮮是純天然的飲食方式,能更好地吸收其中的營養物質。雖然肉類和海鮮中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但事實上,很有可能因爲生喫的食用方式而使營養大打折扣。適當地蒸煮加熱,蛋白質輕度變性,人體對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率會相應增加。 生食蔬菜未必營養全面

喜歡生食蔬菜的朋友,他們的理論依據來源於加熱烹調會使蔬菜中的營養破壞的觀點。確實,蔬菜在加熱烹調的過程中會損失部分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C、B族維生素等水溶性維生素。但是,這些損失的營養素可以通過增加蔬菜的攝入量來彌補。蔬菜經過加熱烹調,水分會減少,總重量會減少,能夠讓我們喫下更多。試想,生喫一斤蔬菜沙拉簡直是挑戰我們的胃口,但是將一斤蔬菜炒熟後,食物會軟化,部分草酸和亞硝酸鹽被去除,體積也會大幅減少,更利於我們食用和吸收,也能夠減輕胃腸道的負擔。

有機食品也有食品安全風險

不打農藥的有機食品可以放心生食嗎?事實並非如此。

有機食品同樣也會使用農藥,只不過它使用的不是“人工合成農藥”,而是“有機農藥”。儘管不是人工合成,但是這些“有機農藥”同樣有食品安全風險,如果不清洗乾淨,或者直接生喫,同樣帶來健康隱患。例如:有些有機蔬菜用動物排泄物來替代化學農藥,這樣就有一個問題,動物排泄物中有病菌、抗生素或毒素,用這些肥料種植出來的蔬菜,可能會抗生素超標,沾染上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細菌或病毒,未經煮熟生食的話可能導致食源性疾病發生。 未消毒牛奶可能含致病菌

很多人認爲食物越新鮮越好,直接飲用剛剛擠出來的牛奶更營養。其實,牛奶從牛的體內擠出時和擠出後會受到各種污染,未經消毒的原料奶可能會攜帶大量致病菌,特別是手工擠出的奶。而且,奶中含有抗生素、黃麴黴毒素等,會導致人體產生抗藥性,甚至有致癌風險。如果喝了含有牛結核菌的牛奶,還可能引發結核。所以,沒有經過檢驗的現擠牛奶是不安全的。飲用消毒過的牛奶,殺死有害微生物,纔是健康的基本保證。據中國臨牀營養網

end·

—如果喜歡,快分享給你的朋友們—

我們一起愉快的玩耍吧

來源:大河健康報

總編輯:茹惠    編輯:田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