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法·思慧·修行

來者不拒,

寧願錯愛,

也不願放過。

行善麪店

夜晚板橋的青翠市場,

攤販正一家家準備收攤,

但有家“行善麪店”卻亮起燈,

不時有老奶奶徐徐走進屋來。

4年時間,

4萬多碗麪,

不要一分錢。

或許你會想,這背後一定有位心地善良、慈眉善目的老闆,但這家麪店的主人,卻是殺人犯。

“全世界都以爲我沒救了。”

麪店老闆顏維勳,

曾是位不折不扣的殘暴少年。

手持砍刀、滿身刺青,

打架、偷盜、飆車無惡不作,

回憶起那時候的他,

身邊的人都搖搖頭說:

“面目猙獰到讓人覺得可怕”。

15歲那年,

他還因與人發生口角,

失手殺死對方。

起早貪黑經營小攤的母親,

爲了支付兒子的出庭、訴訟費,

不惜將房子變賣。

誰知母親這一舉動,

並未感化這個狠心的兒子。

4年監禁出獄後,

他依然反覆捲入各種犯罪案件,

進出監獄多達6次。

母親傷透了心,

全家人也跟着惶惶不安,

“半夜電話響起,

一定是警察局打來的。”

轉機從一場噩夢開始,

夢裏充滿子彈、流彈,

他開始想着:

如果打到人家窗戶裏面,

剛好打死一個阿婆怎麼辦?

這樣的感覺連夢醒後,

都不斷在他的腦海蔓延,

恍然間看見白了頭的母親,

這個叛逆少年開始有了向善的念頭。

然而剛剛決定金盆洗手的他,

卻被警察逮捕,

原因是幫朋友藏匿槍支,

不安的顏維勳,當下暗自發願:

如果能讓我度過這次難關,

我一定好好行善。

結果竟真如他所願,

法官在仔細審查案卷後發現,

當時他犯案並未在假釋期間,

因而判他緩刑。

洗心革面的顏維勳,

東拼西湊,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用簡陋的招牌辦起“行善麪店”。

還掛起一塊小白板,

開啓“待用面計劃”。

何爲“待用面”?你去麪攤喫麪,多買一碗,存在店裏。沒錢喫飯的窮苦人家,可以免費領取。

而這個絕妙的靈感,來源於顏維勳在媒體上看到的對意大利“待用咖啡”的報道,匿名人士提前支付一杯咖啡的錢,後面有需要的人可以免費喝到咖啡。

當手拿砍刀、滿臂刺青的少年,

拿起鍋碗瓢盆開始炒飯,

起初所有人都戰戰兢兢,

不敢進店。

直到一位80多歲高齡的孤寡老人,

走進店中毫髮無損地喫完一餐,

人們才漸漸放下心來。

整整4年,

4萬多份免費面,

小店一度難以維持。

但倔強的顏維勳卻立下誓言:

要做,就做到幹不動爲止。

因爲小店每天都有讓人感動、堅持做下去的瞬間。

令顏維勳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60多歲的中年人,他特意搭公車到店裏領面。沒想到當時在一旁的大媽看不下去了:你好手好腳跟人領什麼待用面。

氣氛一下子降到了冰點,中年人滿臉的落寞神情,他有些顫抖地拿出低收入證明、身體殘疾證給人看,“這碗麪是帶回去給我90歲的媽媽喫。”

“你包回去給你媽媽喫,那你呢?”

“我們倆喫一碗就好了。”

轉過身顏維勳這個曾經的鐵漢淚流滿面。

兩位老人的生活本身已夠困難,

這時還能想到兩人喫一碗麪,

省下一碗給更需要的人,

這是怎樣一種善念。

捐出一碗麪,

卻讓有需要的人喫上難得的飽飯。

這樣有意義的善舉,

讓曾經道上的兄弟,

也忍不住加入進來。

而且待用的概念與風潮,

在顏維勳的帶動下,

迅速席捲島內,

在世界範圍內星火燎原。

香港、大陸、新加坡···

一家家待用面、待用飯、待用麪包店

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便利店也紛紛響應,

捐出快過期的食物。

僅僅在臺灣,

響應的店就有700多家,

放眼亞洲,放眼世界,

更是不計可數。

然而從砍人到助人,

顏維勳想做的還有更多。

他曾開車28天環遊臺灣,

把米麪等物資送到102家慈善機構。

幫助130家育幼院。

和曾經的“壞”哥們一起,

參與到反對兒童暴力的行動。

一有空閒,

還會到監獄演講,

鼓勵大家活出全新的自己。

不僅如此,

還經常被拍到不動聲色地,

跑到窮困人家,

幫忙修繕房屋,打掃衛生。

成立環島行善團,

集結更多的力量,

共同幫助有需要的人,

目前已有338名成員。

有失蹤的兒童,

他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

呼籲網友一起尋找。

每年都會給獨居老人

送去一袋袋面和米。

四年來送出幾千包,

他一律拒絕別人插手,

每一袋都親自搬運。

69歲的獨居老人李阿公,

看到顏維勳來探望自己,

感動得痛哭流涕,

多年來,他早已把維勳當成自己兒子。

而顏維勳也非常觸動,

“以前別人看到我,

躲都來不及,

哪還會想接近我,和我擁抱。”

如今待用面和各種善意的舉動,

已經延續了4年,

但還是會有人問起:

你怎麼知道來喫麪的人,

都是真的需要幫助的人呢?

顏維勳回應道:“來者不拒,

寧願錯愛,也不願放過。”

4年來,4萬多捐助人的名字,顏維勳都一個個記在了賬本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脫離打打殺殺的日子,

“心境變了,什麼都對了。”

就連身邊的人都紛紛評價:

他真的變很多,

面目都沒那麼猙獰了。

浪子回頭金不換,

“看到別人快樂,

需要自己,

這是會上癮的,

我想我停不下來了。”

END

隨喜轉發,功德無量

記得長按下方二維碼

關注、訂閱、置頂公衆號

長按下方二維碼

即可下載精品佛學APP

聞法、思慧、修行,盡在聞思修

點擊

閱讀原文,下載聞思修APP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