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身上都會帶着口香糖,沒事的時候就拿出來嚼一顆,尤其是在飯後要嚼一顆,口香糖讓口氣清新,還能保護牙齒。但近日,網上有說法稱,經常嚼口香糖會得胃病,這讓很多喜歡嚼口香糖的人憂心忡忡。

口香糖味道好,嚼着的口感也很得勁。不過,口香糖是用什麼做的呢?

其實,口香糖是由膠基、色素、甜味劑、乳化劑、香料、抗氧化劑做成的一種膠基糖果。喫口香糖的時候,會有一個粘糊糊的東西,它是口香糖的主要成分——膠基。膠基是口香糖的主要組分,一般由彈性體( 如天然橡膠、丁苯橡膠) 、樹脂( 如聚醋酸乙烯酯) 、無機填充劑( 如碳酸鈣) 等混合形成,它是一種無營養、不消化、不易吸收,還不溶於水的易咀嚼性固體。

但是膠基真的會引發胃病嗎?

膠基物質在我國是按照食品添加劑管理,它在人體內很難消化吸收,在我們腸道里基本只是穿腸而過,並不會有很大的影響

除此之外,其他成分也分別發揮着不同的作用。

比如,色素是賦予口香糖不同的顏色。甜味劑主要賦予口香糖甜味以及愉悅口感。乳化劑是指口香糖中加入的甘油、蔬菜油和卵磷脂等物質,它們有助於糅合膠基中的各種原料,同時使膠基保持適當的溼度,從而增強口香糖的鬆軟性和彈性。香料是指賦予口香糖香味的物質,口香糖常選用清涼型或水果型的香料,例如薄荷口味、留蘭香口味、水果品味等。抗氧化劑是指爲保持口香糖新鮮度而加入的物質。這些也都是常見的食品添加劑,只要合理使用都是安全的。

有人說嚼口香糖使人得胃病,其中一個理由是口香糖會讓人分泌太多的胃酸?

這個說法給出的理由是:人們在咀嚼的時候,大腦會發出信息,胃部接受到信息後反射性地分泌胃酸;正常情況下,胃酸用幫助消化食物,可一旦分泌過多而胃裏沒有或者只有少量食物,胃黏膜就會受損,引發胃潰瘍等疾病。

但口香糖真的會讓分泌過多的胃酸嗎?其實,嚼口香糖對人體胃酸的分泌影響並沒有很大

嚼口香糖的確會引起胃液分泌,這是一個很正常的反射性的活動,那麼就比如說我們眼睛看到了好喫的東西,或者說聞到了很香的食物氣味,也都會刺激我們分泌胃液。但是,嚼口香糖所產生的那點胃酸,相對於我們每天分泌的胃酸,其實非常少,對人體影響也很小

而且,它導致產生的唾液也並不多。科學家曾經對手術前嚼無糖口香糖會不會引起胃內液體增多進行過對比研究,結果發現,術前30分鐘開始嚼無糖口香糖直至手術開始、或不嚼口香糖,麻醉後探查胃液的量以及pH值都沒有明顯的區別。也就是說,嚼無糖口香糖半個小時也不會刺激胃分泌更多的胃液和胃酸。

總的來說,正常喫口香糖並不會導致人體分泌太多胃酸,也就不用太擔心會導致胃病了。

那新聞中的案例是否真實呢? 

一些新聞中還提到了寧波小夥的案例,但它很可能把因果關係給弄混了。實際上,在這則新聞中已經明確寫道,這個患者前幾年就已經有胃潰瘍病史,只不過最近又發作了去醫院看醫生,醫生詢問了近期的飲食情況,他剛好最近喫了口香糖。於是醫生就說讓他少喫點。但是,這並不表示就是口香糖導致的胃病,他本身就是老胃病患者了。

而且,導致胃病的原因其實也非常複雜,可不是簡簡單單幾顆口香糖那麼簡單。我們常見的急慢性胃炎、胃潰瘍,還有胃癌等,可以說都是胃病。而細菌感染、不規律飲食、不衛生的飲食等等都可能導致胃病,口香糖的影響其實小很多。

那我們要少喫口香糖嗎?

現在我們常見的口香糖通常是用的木糖醇,不含糖。研究發現,無糖口香糖能減少牙菌斑,增加口腔pH值,減少牙齦炎的發生,對口腔健康大有裨益。

此外,對於術前需要禁食的病人來說,嚼口香糖可以幫助他們克服食慾;而結腸手術後病人咀嚼口香糖可以減少術後腸梗阻的風險。所以,咀嚼口香糖對健康的好處其實比可能的風險要多得多。

總的來說,嚼口香糖並不會導致胃病,考慮到它對健康的益處,還是可以放心喫口香糖的。不過記住要選不含糖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