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準確定義核打擊力量?坦率地說,核打擊力量雖然是一種威懾而非實際威懾,卻是一種“我可以使用,但沒有它我就不行”的武器。幾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之間一直存在着一場“軍備競賽”,當涉及到核彈頭數量時,它們傾向於“你追我趕”的趨勢。今年9月,外國媒體發表了有關各國核彈數量的最新報道。據統計,俄羅斯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核彈頭,美國核彈頭的數量是中國23倍。

根據外國媒體公佈的數據,幾個核武器國家的排名變化不大。俄羅斯仍然是世界第一,擁有6850枚核彈頭,超過美國。另一方面,美國以6550枚核彈頭緊隨俄羅斯之後。美國和俄羅斯各自擁有6000多枚核彈頭,但其他六個核大國擁有的核彈頭數量少於美國和俄羅斯。法國擁有海上和空中(戰術)核打擊能力,排名第三,擁有300枚核彈頭;中國有280枚,排名第四;英國只有海、空打擊能力,排名第五,擁有215枚核彈頭。巴基斯坦、印度和以色列分別擁有150、130和80枚核彈頭。當然,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核力量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而且不清楚幾年後誰會擁有更多核彈頭。

在美國的6550枚核彈頭中,有1820枚在潛基導彈上,近1000枚在空中和陸基彈道導彈上,2650枚要麼過時要麼升級。在俄羅斯的核彈頭總數中,有1658枚屬於陸基彈道導彈,1588枚屬於潛基導彈,1100枚屬於tu-95和tu-160轟炸機,其餘2500枚屬於報廢或升級。

分析認爲,不知道爲什麼,從國外對中國核力量的分析,大多是一種嚴重的低估了中國的核地位,似乎是自1990年代以來,中國的核力量一直處於停滯狀態,所有公共報告中國核彈頭的數量幾乎一直是300枚左右,而這與前不久國外報道中國每年進行60次模擬核試驗的數據嚴重不符,雖然符合了中國不濫用核武的原則,但是卻因此助長了美國在對華戰略中的囂張氣焰,使得其在亞太的軍事行動中越來越囂張,根本不把中國當做一個核強國來看待。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