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境風月好——豐子愷誕辰 120 週年回顧展10 月 10 日起在浙江美術館展出。展覽共展出豐子愷作品 125 件,師友作品 72 件,以及珍貴文獻 120 件。

豐子愷, 1898 年 11 月- 1975 年 9 月,浙江省石門縣(今嘉興桐鄉市石門鎮)人,以“子愷漫畫”最爲出名,同時是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家與音樂教育家,是一個藝術通才。

1914 年,豐子愷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浙江第一師範學校,期間結識了對他影響深遠的兩位恩師,藝術家李叔同和教育家夏丏尊。

1921 年東渡日本短期留學,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留日期間,他在舊書攤上看到的《夢二畫集·春之卷》對他影響頗深。而後他放棄了西畫的學習,轉而以毛筆改良中國畫。竹久夢二是日本專攻簡筆漫畫的畫家,構圖技巧來自西方,但畫趣卻是東洋味。豐子愷認爲,這些畫作簡直就是“無聲的詩”。從竹久夢二的作品中,豐子愷找到了日後美術的途徑。這也使得他的畫風在當時獨樹一幟,將中國抒情漫畫普及了開來。

他的漫畫往往是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一個意境。他筆下的作品大多尺幅不大,但充滿着詩情畫意,有的深蘊禪意。他所追求的是“最喜小中能見大,還求弦外有餘音”。

豐子愷的畫涵蓋古詩新畫、兒童像、學生像、人間像、都市像和戰時像。在他的畫中,存有對舊社會下等人的悲憫,亦有對兒童天性的刻畫。他的許多作品都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貼近現實又充滿生活情趣的漫畫作品。

此次回顧展中,以“器識文藝”、“文藝人生”、“新月如水”分爲三大板塊。

器識文藝

豐子愷的三位老師,基本奠定了他一生髮展的基調和品質。

夏丏尊教授是豐子愷的國文老師,他爲豐子愷打下了堅實的文學基礎與從事文學翻譯的功力。

李叔同曾對豐子愷說過一句話“士先器識而後文藝”,他注重人格修養,豐子愷踐行了老師的教誨,一生溫文爾雅,踐行着君子坦蕩蕩的行爲準則,同時也受到了繪畫與音樂上的啓蒙,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觀和人生觀。

在西湖邊上求學的這幾年,奠定了豐子愷人生道路的方向。他找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樣東西,音樂、散文和繪畫。

竹久夢二的作品令豐子愷在繪畫創作上將詩性入畫,他曾在 30 年代的一篇文章裏形容看到竹久夢二《春之卷》時的感受:“這寥寥數筆的一副小畫,不僅以造型的美感動我的眼,又以詩的意味感動我心。”這影響了他之後弦外有餘音的“子愷漫畫”。

豐子愷 1925 年漫畫《燕歸人未歸》,來自 wiki

文藝人生

策展人王一竹說,“豐子愷是一位能做滿漢全席的全才”,他在文學藝術的多個領域皆有涉獵。

作爲畫家的豐子愷,主張“藝術的人生化”“人生的藝術化”,常作古詩新畫,尤其喜愛取材兒童題材,勾畫出人情世態,意境雋永含蓄而耐人尋味。

作爲裝幀設計家的豐子愷,是中國現代裝幀史上最爲重要的設計家。其裝幀設計往往與繪畫相結合,用言簡意賅卻具有傳統韻味的線條表現他對書籍裝幀藝術的理解。

他早年致力音樂教育,還編譯《音樂入門》《生活與音樂》等三十餘種音樂理論書籍,對普及和提高新音樂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豐子愷同時也是一個翻譯家,一生翻譯的著作有三十多部,涵蓋日、英、俄 3 種語言,涉及文學、美術、音樂、宗教等諸多領域。他翻譯的《源氏物語》是國內第一部全譯本,具有着濃郁的中國古典文學韻味,其中大量引用中國經典,填補了日本古代文學名著翻譯的空白。

而豐子愷的散文則一直透露着恬淡、童趣的一面,他與孩子們的遊玩時光以及他對生活的感悟。

豐子愷一生著譯 180 多種,有隨筆、音樂美術理論、書法、漫畫、翻譯和佛學等。

新月如水

《新月如水》原本是豐子愷研究的專業學者陳星對其各種資料考證之下的傳記類書,介紹了豐子愷在成長過程中受到老師、同門、藝術界朋友以及國際友人薰陶、關愛和影響的歷史細節。

這次杭州回顧展中,用大量的照片、信札、作品,勾勒起豐子愷從民國到新中國時期文藝圈的交往脈絡,呈現出一個生動的藝術世界。

展覽信息

此境風月好——豐子愷誕辰 120 週年回顧展

時間2018 年 10 月 10 日- 10 月 27 日

地點:浙江美術館(杭州市西湖區南山路 138 號) 7 / 8 / 9 / 10 號展廳

題圖爲豐子愷《楊柳岸曉風殘月》,有裁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