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博郡汽车董事长黄希鸣:性价比暂无对手,产品力不输特斯拉

“目前为止,从性价比方面来讲,我们还没有看到直接的竞争对手。”

虽然在知名度、融资规模方面没有优势,产品也还未面世,但博郡汽车董事长、CEO黄希鸣对自家的产品充满了信心。

“十一”收假后的第二天,在博郡汽车上海办公室,黄希鸣与亿欧汽车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单独对话。在交谈之中,这位在汽车行业浸淫20余年的“技术帝”虽然话语不多、语速不快,却不断传递出他对自己公司的强大自信。

1994年,黄希鸣拿到了美国佛吉尼亚理工大学航空航天专业博士学位。毕业后不到一年,他便进入美国汽车巨头福特,负责整车性能开发,参与了多款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作。2007年开始,黄希鸣进入创业阶段,先后创办了美国先进车辆技术有限公司(AVT)和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车企提供汽车产品方面的性能开发、设计、性能分析与改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面的服务。

2016年12月,博郡汽车注册成立,进入汽车业20余年的黄希鸣正式走上了为自己造车的道路。

赶超海外车企的机会来了

在汽车性能开发、专家咨询等方面工作10年,让黄希鸣对几乎每一家主机厂的能力都有了比较深的认识。在他看来,中国传统车企在变速箱、发动机、底盘以及整体性能方面均存在短板。

虽然一直怀揣着造车梦,但黄希鸣迟迟没有进入造车业。他认识到,自己虽然在传统汽车方面能够克服底盘平台、整体性能等方面的短板,但无法克服在变速箱和发动机方面的短板。“仅仅开发一款高性能的智能变速箱,我可能需要在海外找的不是1个人或10个人,而是1000个人,难度太大了。”他坦言, 中国在传统汽车领域追赶海外车企已没有太多机会。

然而,黄希鸣在电动汽车产业中看到了圆自己造车梦的机会。目前,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在以每年8%到10%的速度增加,而价格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递减,所以电动车性价比超过传统燃油车将是迟早的事情。此外,电动车补充能量、维修保养的成本也远低于燃油车。“我认为,2020年到2025年之间,电动汽车将会取代传统燃油车。”黄希鸣表示。

此外,黄希鸣在国内、国外都有公司,拥有众多经验丰富的研发人员。同时,他自己也已在汽车产业工作20余年,所以在资源整合方面也有一定优势。

从机会、技术、人才、资源方面均已看到自身优势,黄希鸣最终下定决心加入造车大军。

单车冲10万辆年销目标

目前,博郡汽车已经开发出了A、B、C三个纯电动汽车生产平台。其中A平台产品尺寸稍小,主打年轻化;B平台主打中产阶级、城市白领及普通大众,C平台针对喜爱电动化、且收入较高的受众。黄希鸣表示,三大平台推出的不同车型未来将覆盖90%的汽车市场。

博郡汽车推出的首款产品将诞生于B平台,新车将由一汽方面代工生产,于2019年上海车展正式亮相,2019年底量产。这意味着, 博郡汽车从一开始就是针对补贴完全退出后的市场布局。

其第二款产品诞生于C平台,将于2021年推出,由其南京工厂生产。博郡汽车南京工厂已于2016年12月在南京江北新区浦口开发区正式开工。该工厂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的,占地面积为1300亩,一期规划产能15万辆,二期建成后总产能则为30万辆,这也是该公司建造的首个整车生产工厂。

博郡汽车的首款车型定位为中型SUV,轴距达2.9米,车长接近4.7米。公司将为该车推出两个版本的车型,第一个版本车型的续航里程为500公里,百公里加速为8秒,第二个版本车型的续航里程为600公里,百公里加速6秒。黄希鸣预计,这款产品将会在2020年逐步进行产能爬坡,并在2021年实现10万辆以上的销售规模。

年销10万辆意味着什么?首先,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2017年全球没有一款车型的销量达到8万辆,2018年也仅特斯拉Model 3一款车型有望突破10万辆。其次,从中型SUV市场来看, 2017年在中国实现年销10万辆以上的产品仅大众途观L、别克昂科威、奥迪Q5等7款产品,预计今年能达到这一规模的产品会更少。

也就是说,博郡汽车希望自己推出的首款产品就能够直接冲进整个细分市场的前几位。即便目标如此之高,黄希鸣仍表示:“我们对于销量还是很有信心的,我们更多考虑的是产能、电池供给量能不能保证订单需求。”

产品力对标Model 3,性价比做到极致

相较蔚来、威马等新造车势力,博郡汽车首款产品的交付时间晚了一年以上,但黄希鸣并不认为这会对其销售有负面影响,“汽车行业没有先发优势之说,只有品牌优势和产品优势”。从历史来看,老牌产品被后来者打败,在汽车市场确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如此强大的自信究竟从何而来?在黄希鸣看来,两大优势不可或缺:第一,对标全球最顶尖产品的技术指标;第二,极致的性价比。“我认为, 产品在国际上要能够和最优秀的品牌竞争,比如特斯拉、奔驰、大众,不然就很容易被‘打死’。 ” 他表示。

目前在售的纯电动汽车中,特斯拉Model 3已经成为三电系统方面的行业标杆。黄希鸣认为,博郡汽车的产品在这一技术指标方面已经可以与特斯拉Model 3对标。同时,他还表示,博郡在轻量化、整车性能、人机交互方面甚至比特斯拉更加优秀。

在黄希鸣看来,成本是设计出来的,不是厂家砍价砍出来的。他表示,“节约成本,不光需要依赖对供应商的成本分析把控,还要通过工程设计来不断优化。技术优势是成本优势最重要的来源。博郡汽车在成本控制方面已经做到了极致。”

随着电动汽车成本的不断下降和技术的不断成熟,黄希鸣表示:“我们的车推出之后,就已经能够跟传统燃油车竞争性价比优势了。”他认为, 当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以上,可以有效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再加上使用成本低廉的优势,他们的产品完全可以取代传统燃油车。

拥抱“新零售”,补足传统4S店两大短板

在性能、成本已有足够的优势后,如何提升车辆销售效率将成为博郡汽车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问题。未来,博郡汽车将率先在50余个一二线城市开启销售,之后再逐步向三四线或更低级别的市场渗透。面对一二线城市高昂的地价,博郡汽车计划在传统4S店模式之外,通过“新零售”的方式将产品推向用户。

要想做好“新零售”,必须要意识到传统汽车零售的问题所在。黄希鸣认为,传统汽车零售有以下两大短板: 一个是传统营销渠道成本居高不下,另一个是4S店的地理位置离客户越来越远。

针对以上问题,博郡汽车计划采用服务与营销脱离的销售模式予以解决。该公司将在大城市的主要商圈布局体验店,为消费者提供讲解、体验、试驾等触达方式。在购车方面,他们将为消费者提供在线上线下两种模式。在售后服务方面,该公司将通过一体店、维修交付店和到家服务等多种形式提供服务,以节约大规模建设4S店的成本。

此外,博郡汽车还计划对消费者进行从对车辆感兴趣开始到产品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此,该公司专门设立了顾客社群管理部门来加强公司与顾客的联系。同时,其在后台将打通从体验到购买、到产品维护、到产品升级、到回收置换等环节的全面跟踪。

虽然产品在年底才会开始交付,但为了获取更多客源,博郡汽车将于2019年年初开启针对产品的对外传播。为何不更早进行,黄希鸣表示,产品推出之前的宣传大多是2B的,为了融资而做的宣传,而博郡汽车对于资金的需求还没有那么迫切。

目前,除了黄希鸣和他此前创办的公司外,博郡汽车的其他主要投资方包括中科招商集团下属产业基金、南京浦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南京江北新区发展基金等多个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的盛世投资和中化国际等。 虽然其融资规模未预计远不及蔚来、小鹏等新造车势力,但拥有更加强大政府背景。

汽车共享化商业模式暂不成立

如今在谈到汽车业时,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共享化是无法逃避的问题。在黄希鸣看来,目前的汽车产业里,电动化和网联化走得相对较快,而自动化和共享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来,博郡汽车率先推出的产品都会是电动化、网联化和具备一定自动驾驶的产品,但完全实现自动驾驶仍需要时间,暂时还不会涉及共享化道路。

虽然完全自动驾驶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黄希鸣表示,博郡汽车也希望能够加速这一产业的发展。今年3月,该公司发布了《智慧交通白皮书》,提出了建立智慧交通体系的构想,指出需与交通系统设计建设集团合作,推行人车分流,打造功能纯粹的畅行道路,并与电信等运营商一起,制定智能交通信息体系标准。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希望依靠高度智能化的车辆与智慧道路共同实现车路协同,可靠、高效和低成本地实现无人驾驶真正落地。

黄希鸣认为, 目前分时租赁等汽车共享的商业模式还无法成立,只有当完全自动驾驶落地后,共享化才能在商业逻辑上实现有利可图。 所以,博郡汽车前期只会推出面向C端用户的产品,针对B端市场设计和开发的产品预计将会在未来A平台产品上进行。A平台首款产品将于2021年问世,可以预见,其针对B端市场的产品预计不会早于这一年。

与不少车企在新车还未推出之际便与分时租赁或网约车公司签单相比,博郡汽车的共享化之路显得有些过于保守。黄希鸣表示,该公司不需要通过合作B端用户获取数据,良好的市场占有率和全生命周期管理会为其提供足够的数据积累。

“硬指标”自信,那“软指标”呢?

2018年,汽车业已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整个市场已经开始出现下滑。伴随着“车市寒冬”,行业“洗牌”也已开始加剧:铃木汽车退出中国市场、北汽幻速全面停产、庞大变卖资产……“由于融资困难,很多企业已经将股权100%质押,这些企业已经快不行了。”黄希鸣不由感叹这一轮“洗牌”潮的猛烈。

然而,在行业不景气、大批车企被“洗牌”的当下,亿欧汽车从黄希鸣的身上却根本感受不到压力的存在。“洗牌是好事,”黄希鸣表示,“ 不健康的企业会搅乱市场,一次市场‘寒冬’会将效率低下、发展不健康的企业淘汰掉,这是培养一个健康市场的前提。

显然,在黄希鸣眼中,博郡汽车的发展属于相对健康的一类,完全不用担心“洗牌”对自身的影响。尽管公司目前的声量还比较小,但这位技术出身的董事长并不担忧:“说那么多没什么用处,毕竟卖的是产品,而不是你的口才。”

黄希鸣的自信无疑来自其对自身技术硬指标的理性判断。然而,消费者是感性的,“颜值”已成为影响不少客户选择产品的重要因素。那么问题来了,博郡汽车在对技术硬指标拥有足够自信的同时,在感性软指标方面是否能给人以惊喜?对于这一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等到明年的上海车展才能揭晓。

本文来自亿欧,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下载创业家APP,读懂中国赚钱的7000种生意 ]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