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這個年貌似六旬開外憨厚的農民漢子叫方振葉家住宛城區紅泥灣,實際年齡剛五十多一點,短短的五年讓這個漢子百般憔悴。鄉民們提起老方都是一邊稱讚爲人熱情忠厚老實,聰敏智慧一邊又替他嘆息。五年裏,爲了和兒子並肩作戰對抗病苦從一個農民自學中醫知識爲子“保命”,讓孩子度過了一次又一次的病危期,書寫出着別樣的父愛!

愛子之痛今年十二歲的方德安是老方唯一的兒子,眼前的他白白胖胖看不出一點的病態,但是老方告訴我們孩子都是這幾年爲了治病應用大量激素導致,非常軟弱,基本沒什麼力氣也提不上勁兒。

2011年10月在全託學校上學的方德安突發高燒,接下來幾天依然持續發燒,經南陽第二人民醫院檢查後爲血小板低,讓回家注意營養和觀察並開具了些藥物;幾天後孩子再次返回學校上學。2012年春,媽媽無意打了孩子一巴掌發現被打處迅速出現紫色斑塊,突然有種不安的神情。在南陽衛校第一附屬醫院、二院、鄭大一附院經骨穿檢查診斷爲再生性障礙性貧血(簡稱:‘再貧’)。 (來自:南陽影響力)

漫漫求醫路在鄭大一附院一天一萬多的消費清單迅速讓這家人喫不消,經過一週的治療花空了積蓄只好回家,在家做保守治療,這一條路走下來已花空了家庭自有、抓借、變賣糧物的30餘萬元——這是一家正常農戶很多年也不一定掙到的毛收入!因爲孩子貧血,血小板低也以爲這要經常去輸液,輸血,漫長的求醫路蹂躪着老方這個堅強的農家漢子,看着孩子扎滿針眼的手,老方流過的淚已無法計算 .

自習中藥書南陽是醫聖張仲景的故里,中醫又是中華人民璀璨的瑰寶,在和老中醫打交道的過程中老方也體會到了中醫的無窮魅力,借書,翻炒,實踐如癡如醉般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文化程度不高的他需要藉助兒子和字典來完成識字和解讀。

老方說:在和老中醫們打交道時都說在中醫中無白血病這一病名,但類似症候在歷代的一些醫書中有所記載。如《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中描述的“五勞虛極羸瘦”,《聖濟總錄?虛勞門》之“急勞”等------在具體臨牀中艾灸、鍼灸、氣功、中成藥都有治療成功或轉好的案例。“白血病分爲四種:氣血兩虛面色蒼白無華,氣陰兩虛頭暈乏力,熱毒熾盛壯熱煩躁,痰熱瘀毒胸悶納呆;而我們家孩子就屬於第一種氣血兩虛型的,採用氣血雙補最好,八珍湯、歸脾湯,補中益氣湯等對症藥方我都和專家探討交流過據情使用”孩子經過老方常年的付出,身體機能非常穩定,爲了讓孩子進入醫院進行徹底的治療,老方種了七畝多地,養了一百多隻雞、鵝苗,等待希望。

願意捐款者請聯繫本文發佈者,河南臺記者 15003719258,加入微信pddj828,可捐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