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頤和園長廊,

依萬壽青山,傍昆明湖水,

被譽爲世界第一長廊。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遊人穿行於其中,向上可望萬壽山的青翠欲滴,向下可賞昆明湖的碧波盪漾,根據自己的心情和喜好,移步換景,憑欄眺望,實屬人間一大美事。

即使突迎暴雨風雪,也一樣可以坐看雨中朦朧、雪花輕揚,氣定神閒,輕吐一兩句「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這樣的詩詞,好不悠哉。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當年,爲了使母親在一覽絕美風景的同時,能免受風吹日曬之苦,乾隆特意在這背山面水的地方,設計了這條亦曲亦直的廊道,以示孝心。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全長728米長的長廊,貫穿頤和園東西兩側,於頤和園南北中軸線處,向萬壽山的方向縮進,與排雲殿正門相連,導致整體構圖猶如一隻倒掛的蝙蝠,將山水隔離,「福到了」的寓意不言自明。

此舉深得太后歡心,每次遊園,她必定會漫步於長廊之上,欣賞這得天獨厚的風光。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也許就是因爲無法割捨長廊的這份美好,即使是在英法聯軍的浩劫中被毀於一旦,慈禧太后也要不遺餘力的將其修復。

風光雖好,也需天氣成全,但在廊頂之上,卻也有永遠不會改變的無限風光。長廊之上,雕樑畫棟,一萬四千餘幅斑斕的彩畫,更使它絢麗無比。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關於彩繪的來歷,學者所給出的說法各有不同,但被大多數人所信服的說法是關於乾隆母親鈕鈷祿氏的。

傳說乾隆之母,崇慶皇太后最喜歡聽故事,於遊園時經常會命隨行的宮女爲她講故事助興。爲了滿足母親的這一喜好,一萬四千多幅彩繪被繪於長廊之上。這樣,宮女走到哪裏,只需抬頭一看,就知道要講什麼故事給太后了。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但是,我們現在所能見到的彩繪沒有一副是乾隆年間的,英法聯軍來了又走,曾經迷人的長廊只剩廢墟。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慈禧太后重建頤和園之時,由於偏愛蘇式彩繪,於是,將廊上的畫作全部以蘇式彩繪的形式呈現,並保留至今。如此想來,這也算是慈禧太后的功德一件吧。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撰文/李璐 攝影/李少白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長廊,詮釋了頤和園的精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