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4、14、24日更新】

经常有父母说:"我小时候学习轻松得很,可孩子怎么这么费劲?!"还有的父母说:"别的孩子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我家孩子怎么这么坐不住呀!"

父母对孩子失望,大多是由于孩子达不到自己的预期。而父母的预期大多来自比较,与自己对比或与其他孩子对比。可以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预期,没有预期也就没有失望。

那么,这样的比较和预期是否合理?父母怎样做孩子才能接近、甚至超出预期呢?

父母不能接受孩子的现状一般有以下几个原因:1、 孩子为什么不像我?

有些学业优秀的父母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成绩不好,有些做事干练的父母理解不了孩子为什么做事拖沓。

从遗传学的角度,人的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而孩子对父母遗传基因的继承又是随机的,因此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像父母是非常自然的现象。

另一方面,孩子与父母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氛围的差异,也是造成孩子不像父母的重要原因。只有教养方法与社会环境、孩子的个性和心理需求匹配,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挖掘出孩子的潜力。2、 孩子为什么不如别人?

所有的父母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好,没人愿意接受不如别人的现实。然而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如果坚持把别人当作要求自己孩子的标准,结果只能是孩子痛苦、自己失望。

还有些孩子确实智力能力都不差,那么他不如别人很可能就是家庭原因了。父母的生活习惯、工作经历、个人素养、夫妻关系以及对家庭投入等方面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综合素质和长期发展。3、 孩子不是做不到,而是不努力

有些父母总是觉得孩子只要再认真一些、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然而常常是同样的话说了十几年还是老样子,一点儿改变也没有。

这样的现象一般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孩子的非智力素质存在弱点,比如缺乏自制力和责任心。二是父母空泛的教育无法让孩子领会和改进,比如认真体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做才是努力?

是否愿意努力?是否知道怎样努力?能否持续努力?这些也是一种素质或能力。它可能存在先天差异,但更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提高。

由此可见,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受多种因素制约。于是当这些期望一次又一次落空时,有些父母会责怪对方把不好的个性遗传给了孩子、任由自己的不良习惯影响到了孩子,或者在教育中没有积极配合;有些父母会责怪祖父母教养不当,让孩子养成了很多坏习惯;还有些父母责怪老师不负责任、怪其他孩子的影响、或者怪社会环境恶劣。

从外界或他人身上找原因是容易的,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反思自己和改变自己,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现状,缓解焦虑。

那么,如果孩子的表现总是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甚至让自己失望,父母应该怎么做才能跳出这个怪圈,找到一条出路呢?1、 自我反思是第一要务

有人觉得父母以身作则最重要,认为只要自己做了孩子就会学着做,因此并不对孩子做出明确要求。而这正是一些孩子不像父母的原因。

比如父母勤快而孩子懒惰可能是因为过于宠溺,父母要强孩子懈怠可能是因为要求太高,父母谦谦有礼而孩子肆意妄为可能是因为过于骄纵,孩子如父母一样聪明但成绩不好可能是习惯培养不到位。

人都是有惰性的,再加上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没有适当的外力,很少有小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按父母的期待长大。

因此,当孩子让你感到失望时,要同时反思自己做得怎样?以及对孩子是否有必要的要求和约束。有了父母的思想上的反思和行动上的改变,孩子才有进步的可能和机会。2、 给孩子具体帮助

很多孩子知道父母的苦心,也很想变得更好,让父母更喜欢自己,但却苦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或做不到长期坚持。由于长期被这些问题困扰以及被父母训斥,孩子还会产生焦虑、对抗、自报自弃等心理问题。

针对这样的情况,父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孩子以帮助:

1、站在孩子的立场,给予他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让孩子持续保持战胜困难的欲望和动力。只有孩子愿意努力、对自己有信心,他人的帮助才能起作用。

2、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通过书籍、网络或向老师和教育专家请教,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会使孩子的改进更有目标。

3、为了让好方法达到好效果,对于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的孩子,最好和他一起制定计划,并监督执行。同时还应该把握好度,不要把监督变监视。

3、 接纳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自己

即使付出了足够多的时间和精力,孩子可能仍然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此时,父母必须深刻认清的是:孩子身上有你的遗传基因,但不是你的复制品;孩子可能有与你类似的特征,但不同点更多。

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但没有一个儿子是龙。正如梁启超一门九子个个成才,但没有一个孩子的声名高于父亲。

所以,把孩子当作一个与自己不同的、独立的人去看,才可能冷静而耐心地观察他、了解他。进而不仅接纳和包容他的弱势,更能发现和培养他的强势。这样也才能避免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而是为他量身定做个性化的成长方案。4、 接受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别人

很多时候,承认孩子不如自己相对容易,承认自己孩子不如别人就真的很难。这不是因为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而是心不甘情不愿。

当孩子获得光环与荣耀,父母必定引以为傲。但如果对此过于看重,就说明父母在潜意识里缺乏自信,希望以孩子的成功弥补自己的失败。同时这也说明父母没有在自己的事业和和生活中获得足够的心理满足。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一方面发现并培养孩子的优势和擅长,同时帮助孩子和自己建立自信;另一方面减少对孩子的关注,注重做好自己的事,过好自己的生活。

作为父母,我们无法替孩子成长,但是可以帮他养成良好的习惯、制定合理的目标、给予积极的鼓励、配合适当的监督。这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也是每个父母都可以做到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