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個是起源於民間的嘗新祭祖活動,農曆七月是收穫的季節,新糧食下來人們嚐鮮的同時也不忘先祖,用新糧食做成食物供奉先祖,我們浮山的旋花饃應該就是出於此,孩子們是家族的未來和希望,以前一到七月十五,除了做旋花饃供奉先祖,還會給孩子們做一串小古蘭掛在脖子上,寓意無外乎消災免難,平安吉祥,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第三個是起源於佛教的盂蘭盆節,大意是說佛祖有位弟子在修行成功後,用天眼看到去世多年的母親正在陰間遭受折磨,他的法力也無法解決,佛祖告訴他可以在七月十五,用各種食品裝在一個盆裏,供養十方僧團,以此解除他母親的苦難,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

今天是七月十五,民間俗稱鬼節,鬼日子,乍一聽的確有點嚇人,鑑於此現在大家習慣都稱這一天爲中元節,好像這樣聽上去就不太可怕了。實際上七月十五並不是單純的一個節日,按照淵源出處算的話這一天可以算是3個節日。

第一個是起源於民間的嘗新祭祖活動,農曆七月是收穫的季節,新糧食下來人們嚐鮮的同時也不忘先祖,用新糧食做成食物供奉先祖,我們浮山的旋花饃應該就是出於此,孩子們是家族的未來和希望,以前一到七月十五,除了做旋花饃供奉先祖,還會給孩子們做一串小古蘭掛在脖子上,寓意無外乎消災免難,平安吉祥,希望孩子健康成長。這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德。

第二個我們再來說說中元節,中元是道教的說法,道教將天地水稱爲三官,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三個月圓夜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的誕辰日。天官在正月十五爲人賜福,地官在七月十五爲人赦罪,水官在十月十五爲人解厄。七月十五地府大門敞開,可以理解爲地府的公休探親日,在這一天,民間一般都會祭神祭祖,希望先祖在陰間過得更好一點。

第三個是起源於佛教的盂蘭盆節,大意是說佛祖有位弟子在修行成功後,用天眼看到去世多年的母親正在陰間遭受折磨,他的法力也無法解決,佛祖告訴他可以在七月十五,用各種食品裝在一個盆裏,供養十方僧團,以此解除他母親的苦難,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

看到這裏相信沒有人會覺得7月15可怕了吧?其實這是一個很暖心的節日,讓後人勿忘先祖,記得小時候奶奶去燒紙時總會一串叨叨,什麼老大家蓋房子了,老二家娶媳婦了,老三家生孩子了,保佑這個考個大學,保佑那家平平安安。剎那間就會讓人覺得陰陽兩隔這個詞也不過如此,這不照樣可以聊天溝通嗎?逝去的先人們這不是依然在關注着子孫後代嗎?

這一天浮山還有祭新時節的習俗,如果家裏有白事,第一個七月十五就是新時節,直系親屬都要前去參加祭祀,不管是道教佛教還是民間習俗,在這一天都殊途同歸的走到了一個“孝”字上。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輪迴中傳承,這一天我們與先祖對話,感念哺育之恩,這一天我們與先祖對話,表達緬懷之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