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广大中小企业都是城镇社会就业的主力军,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兴则经济兴,中小企业活则经济活。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创造了50%的税收,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80%的城镇社会就业,90%的企业数量。广大中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就业、改善民生、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艰苦的历程,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党和政府对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断加深,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习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的讲话,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认识的新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春天。//嘉 宾 简 介//

李子彬,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西部开发办原副主任,他曾任原化工部副部长、深圳市市长,做过国企厂长,也曾主政一方。他在担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的十三年里,努力发挥政企之间的桥梁作用,向中央建言献策,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习总书记“11.1”讲话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1、中国的民营经济经过几十年曲折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进行工商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资本家资产入股,分红、收息。

——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左倾思潮泛滥,“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铲除了一切个体私营经济。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个体私营经济被允许存在,出现了“傻子瓜子”,出现了步鑫生、鲁冠球等第一批民营企业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完善和发展,我国的民营经济蓬勃发展。至今,民营经济创造的GDP已经超过全国GDP的60%。

2、党对民营经济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

随着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快速发展,中央文件对民营经济作用的提法不断提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五大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确立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我们党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十年曲折而艰苦的探索做出的决定,是党中央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

党的十六大提出“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即“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并且增加了“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党的十九大把“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写入《宪法》和《中国共产党党章》。

这说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作用和地位的认识是经过这一发展历程逐步提高的。

3、各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提高

民营企业中95%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90%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概念高度重合。长期以来,我国强调企业所有制属性,称之为民营企业,而国际惯例是突出企业的规模属性,称之为中小企业。

1998年,在原国家经贸委成立了中小企业司,编制15个人。当时,没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其主要工作是着手起草《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

1998年—2006年,中央各部门出台支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文件14个。

2007年—2016年10月,密集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文件212个。2017年出台文件43个,2018年出台的政策文件41个。今年1月至4月26日,出台的政策措施文件20个。

广大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逐年改善,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转型发展的能力也逐步提高。

4、习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的讲话,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习总书记在11月1日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我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讲话中提出要抓紧落实减税降费、缓解融资难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和企业的人身财产安全六个方面政策措施。习总书记的讲话是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革命和发展,具有重要的里程碑的意义。各级党政领导和机构的思想认识,如果能统一到习总书记的讲话上来,并切实在工作中贯彻落实,定将推动我国更快、更健康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5、习总书记“11.1”讲话后,各级政府、各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2019年2月14日,中办、国办颁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

文件中第十条提出,抓紧建立“敢贷、愿贷、能贷”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尽职免责”机制,提高不良贷款考核容忍度。银行为什么不愿意给中小企业贷款,有几个原因:一是中小企业没有不动产抵押品;二是给民营企业贷款的风险太大。所以宁愿不贷也不惹麻烦,关键是不能尽职免责。

文件中第十二条提出,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银行要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和物流、信息流闭环,为上下游企业提供无需抵押担保的订单融资、应收应付账款融资,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文件第五条提出,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没有直接融资渠道的支持,仅仅依靠银行贷款,充分解决小微企业贷款是不可能的。现在全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不到10%。小微企业第一笔、第二笔融资是靠股权融资,但是我们的股权融资市场不发达。把缓解中小企业贷款的任务完全压给银行,中国和国外都做不到。加快对民企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进度,扩大创新创业债试点。

文件第九条提出,积极推动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抓紧完善进一步支持创投基金发展的税收政策。

——国务院采取了对企业减税降费的重大举措。

在今年中央“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减税降费两万亿的重大政策措施。制造业增值税率由16%降至13%,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增值税率由10%降至9%,继续推进增值税率由三档变为两档。社保缴费也有实质性下调。

国务院调整了小型微型企业的划型标准。小型微型工业企业,资产总额从不超过1000万提高到5000万,职工人数从100人提高到300人,应纳税所得额从100万以下提高到300万以下。上述调整范围覆盖了1798万户企业,占全国应纳税企业的95%以上,而且这些企业中98%是民企。

加大了小型微型企业所得税优惠力度。利润在100万以下,按5%缴纳所得税;利润在100—300万之间,按10%缴纳所得税;低于标准税率15个百分点。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的起征点由3万提高到10万。

——2019年4月7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了六个方面23条政策措施,是对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民营企业座谈会讲话精神的落实,对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的六项政策措施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意见。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提振中小企业发展信心,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创新动力,推动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广大中小企业迎来了政策的春天。

6、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稳中有进,好于预期

一季度GDP增长6.4%,特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三月份增长8.5%,好于预期。社会新增就业32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9%。全社会投资10万亿,增长6.3%。其中民营企业投资6.1万亿,增长6.4%。

国家发改委和中小企业协会联合问卷调查数据:有70%的企业认为减税降费见到效果;75%的企业家认为营商环境有所改善;50%的企业认为融资难、融资贵开始缓解;企业的信心在逐步回升,企业家的预期在逐步好转。

二、精准施策,抓紧行动,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1、找准病因,对症下药

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大多数中小企业实力不强、人才不足,创新转型升级能力较弱。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融资难、融资贵长期以来没有明显改善。

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主要症结如下:

1.我国金融资产70%集中在银行,特别是工农中建交等国有银行。由于观念上、制度上的障碍,国有银行给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太大,不敢贷、不愿贷。商业银行贷款以“不动产”作抵押担保,而绝大多数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几乎没有不动产。再加上广大中小企业良莠不齐,造成银行的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致使银行恐贷和拒贷。以上多种原因造成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的覆盖率不到10%。

2.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尚处在发育阶段,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不畅,造成企业的直接融资比例太小。发达国家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占80%,而我国企业直接融资仅占20%左右。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占比不到5%,95%的小微企业依靠自有资金、民间借贷和少量的银行贷款。特别是最近几年股市二级市场下跌,企业为了不爆仓,只能提高质押率或者补仓质押。

3.银行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不足,企业的信用贷款比重过低,银行对抵押担保过度依赖。

4.各类股权融资不发达,尤其是投资于民营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不足。

2、精准施策,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2019年2月14日,中办国办颁布的《若干意见》,五个方面18条措施,如果都能如实兑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可以基本解决。

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落到实处,需要尽快行动。要以实际行动提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应该以特别的速度化解民企特别是优质民企的流动性危机,对优质的民营企业开通融资绿色通道,尽快雪中送炭。从中长期看,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银行建立起“免责机制”,为金融企业松绑,取消银行系统贷款人终身追责制。取消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歧视,民企贷款超过一年期的很少,“短贷长投”的金融环境显然不支持企业创新。需要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考核的容忍度。

二是减轻对抵押担保的过度依赖,创新金融科技和金融产品,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

三是加大直接融资支持力度,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改变我国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不振的态势,重新定位创业板,激活新三板,推进上海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四是加快发展我国债券市场。

五是积极推动各类股权投资的发展,积极培育投资于民营企业的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早期投资力量,完善支持创业投资基金的税收政策。

3、助力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的实例

1.加快发展动产融资。

银行给中小微企业贷款的前提条件是以不动产作抵押,而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基本上没有不动产。但是90%的小微企业有动产,只要企业有经营活动,就一定有动产,特别是应收账款和存货。据银保监会估计,全国企业的动产大约70万亿元,其中应收账款约15万亿,存货40万亿左右,其余几类动产总价值在5—10万亿元。中征(天津)动产融资登记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底成立以来,至2018年末累计实现应收账款融资交易金额超过8.5万亿元。但是,在我国货物和仓单的质押贷款或者抵押贷款开展的很不理想,这里有法律和制度建设问题需要解决。

美国、欧盟、日本甚至印尼、印度、越南、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都已经建立起现代动产担保制度和动产融资登记系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我国需通过民法典的编纂建立起统一的动产担保登记制度。任何人通过查询统一登记系统可以快速的了解到相关借款人登记的所有动产担保物权的状况,无论是抵押、质押、融资租赁等都可以反映得清清楚楚,可以有效地降低信贷交易风险。

2.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帮助中小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

供应链金融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世界500强企业基本上都实施了供应链金融计划。我国供应链金融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迅猛。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运用加快了供应链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创新速度。供应链金融基于依托产业链核心企业的信用,真实交易背景,利用企业周转速度和变现能力较快的流动资产,如应收账款、存货、预付账款、应收票据等动产作为第一还款保障,沿着供应链条释放核心企业的信用,帮助链条内缺乏不动产的民营和小微企业依靠流动资产融资,打破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不动产抵押依赖,弥补民企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的结构性缺失,有效地将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帮助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发展供应链金融、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首先希望各级政府动员大型国企和央企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加入到供应链金融建设中来,鼓励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合作。第二,完善供应链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法律法规建设,提升供应链金融对广大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三,帮助小商户建设好金融生态圈。

2019年3月29日,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小银行互联网联盟、金融壹账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供应链金融工作委员会。此举将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推动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坚持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扩大供应链生态圈,促进产业链及金融链的共同发展。

3. 发展普惠金融和金融创新。

加强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各大商业银行成立了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专营机构。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的发展,各种金融新产品、新业态快速涌现,助保贷、税易贷、税易融、税融通、微业贷、纳税网络贷、税金贷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前景看好,但是总体上讲规模都不大。服务于银行、保险、基金等金融企业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这些年也有了快速发展。

三、广大中小企业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广大中小企业要渡过难关、求生存、图发展,我建议:

一是企业要主动“瘦身”,降低负债率,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每一次经济危机中最先死掉的企业都是高负债的企业。经济发展有周期性,我国的经济已经融入全球经济,假如像有些专家预测的那样,二、三年之后美国再次发生大的金融危机,那就必然波及我国经济。各银行为了自保必然收紧信贷。那时,你的企业是否抗得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反复强调必须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的重要原因之一。

真正做到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企业,大多数都是主业突出的企业,企业的主业不超过三、四个,只保留国内外市场份额比较大的产业,而舍弃不擅长、不占优势的产业。广大中小企业实力本就不太强,更应该突出主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以产品质量取胜,努力培育企业的自主品牌,才能越做越强,越做越大。如果眼前什么赚钱就掺和一把,做不精,就一定经不起风吹浪打,存活几年就消失了。

二是加强核心知识产权的研发,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品牌。有些企业规模大,实力强,有能力自己建立研发机构。有些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够强,没有能力自己独自建立研发机构。但是,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主动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搞研发,获得自主的核心知识产权。只有技术先进,且能自主,企业才有生命力、竞争力,才能长治久安。

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路长道远。今后的重点之一是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韧性、创新力。我国传统产业的占比超过80%,其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向科技型企业迈进,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发展质量。这是我国未来相当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主要措施,是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支撑。

企业要争取银行的信贷支持,但是你不要只指望银行;符合条件又有需要的企业可以发行股票,但是你永远不要幻想股市永远是牛市,你要有应对出现熊市的能力。企业唯有拥有先进自主核心技术、现代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强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努力提高企业的现代管理水平。不断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加大企业的人力资本投入。我国的民营企业大多数是家族式企业,这在一定历史阶段,有它存在的道理。但是要自觉克服家族式企业的弊端,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实现规范的管理。中小企业必须改掉做假账、偷漏税的坏毛病,不断靠创新、靠先进的管理,求生存、谋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