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怕寫作文,我們慢慢來-陸常波

小學階段一直是學習寫作的階段,學習如何去作文。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是最難的,效果也是最不明顯的。老師們苦不堪言,學生們更是叫苦連天。究其原因還是沒有教會學生以樂觀的心態去寫作文,以及掌握正確的寫作文的方法。

一直以來,我認爲作文就是自己內心思想痕跡用文字表達出來,讓更多的讀者能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堅持寫作文,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表達習慣,會讓自己的思想在人生的軌跡上留下深深的痕跡。寫作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而快樂的事應該讓它更有吸引力。

真實的生活體驗。古人說“文以言志、文以抒情”,是指藉助文字來表達自己感情和志向。自古以來傳頌千古的美文,無不是來自於生活中真實的體驗之後的個人感悟和感情昇華。小學階段是我們成長的一個黃金時期,對於大自然和外面的世界都應該充滿了好奇,對於社會和生活的認識需要有直接的體驗,農村的田園風光、工廠的科技文明、社會的多元組成……這一切都是我們作文的素材,都是我們情感表達的基礎。沒有生活體驗的文章必然是空洞乏味的,閉門造車無病呻吟的作品必然是經不住推敲的。走出家門、教室、校園,這是增長見識,寫好作文的第一步。

細緻的觀察分析。經常說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其實就是要學會觀察生活中事物。觀察不是簡單的看,而是用眼睛看,用內心在思考,用大腦在分析。我們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宇宙和時代之中,周圍的一切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四季更迭,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這些都在我們周圍發生着,只是看誰的感觸與觀察更加細微。一個人要有敏銳的觸覺,才能發現普遍事物中個性與獨特,才能透過現象發現本質。觀察力是我們小學階段需要着重培養的能力,它不僅指看,還包含了聽的能力培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能撲捉真實生活中的素材與美妙的瞬間。

規範的語言表達。好的文章能讓人回味無窮,但好的文章絕不是辭藻的堆砌。小學階段在學習寫作文階段,需要的是規範的語言表達訓練和指導。“不以規矩不成方圓”,詞語的搭配,句子的組合,段落的銜接,包括標點符號的使用這些都需要規範。規範的語言表達來自於平時的素養訓練和良好的自我要求。對於一些“舶來語”和網絡用語需要嚴格控制,純粹乾淨的語言是表達的基礎,漢語本身的魅力在於文字組合之後呈現出的美麗的畫面。小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階段,需要不斷品味漢字組合表達的魅力,熟練掌握漢語的表達規律,這樣才能寫出符合漢語表達特點的美文。

合理的邏輯思考。創新、自由等幾個詞一段時間成爲作文教學的熱詞,想些什麼就寫什麼,寫什麼都是好的,這些觀點都在影響着學生的思想。小學階段是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都不豐富的時候,如何表達,該表達什麼,怎麼表達就顯得尤爲重要。從中年級開始,學生在具備了相應能力儲備之後,就需要養成良好的邏輯思考能力。思想的表達需要層級展現和邏輯順序,任何一個沒有合理章法的文章都是有所欠缺的。縱觀很多大學科學家,他們的文學造詣也非常高,這兩者有時是相輔相成的。小學生寫作文,更需要在自己的思維習慣方面多加訓練,養成良好的思維方式和習慣。

個性的思想提升。文章的高低之分,取決於作者的境界和認識,而非文字的華麗與否和思想特立獨行。我一直認爲好的文章必然是直接反映出作者的對於人生、世界、自我的認識和建構,小學生固然沒有完整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在平時訓練過程中就要有意識的辯證看待事物,嘗試以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和現象。讀文學大師的文章,平淡中透露雄奇,樸實中感到震撼,我認爲那觸動心絃的則是他們對於自然與社會的理解,這種理解是富有個性的,也是富有思想性的。我們這個時代不缺乏思想的追隨者,缺乏的是思想的開創者,而思想的形成和培養從小學階段估計就開始了。

有人問:小學生爲什麼怕寫作文?都說作文難寫,都說作文寫得不好……這些話讓人聽了就覺得很恐懼,學生哪有不怕的道理呢?教了十幾年作文,我一直在思考着這個問題,也在不斷進行嘗試,希望教導學生們從不怕寫作文開始,在文字的王國裏自由翱翔,讓思想借助文字的表達迸發智慧的光芒。小學生寫作文不是專業的作家創作,也不是專門的文學創作,我們不要着急。

銅陵市瑞龍小學 陸常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