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席會會議現場 陳惠華 攝

東南網漳州10月18日訊(本網記者 陳惠華 文/圖)10月18日,全國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基地聯席會暨環境訴訟程序專門化研討會在漳州召開。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出席會議並講話;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漳州市委書記檀雲坤,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偕林出席會議並致辭。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相關負責人,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天津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21家環境資源司法實踐基地的負責人和研討會徵集論文作者代表參加了會議。

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江必新致辭 陳惠華 攝

江必新在會上強調,要精準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精神內涵。環境資源司法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基地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爲指導,不斷提升生態環境保護的司法服務和保障水平。要找準理論研究基地與實踐基地工作着力點和突破點,在提升統籌協調能力,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完善域外經驗借鑑與理論創新,強化籌集、挖掘、整合資源能力,注重研究成果的深化轉化固化工作等方面狠下功夫。要深入研究新時代人民羣衆對環境司法的新需求,全面探討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工作面臨的新問題,精心打造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新平臺,認真謀劃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新目標,着力培育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新動能,不斷總結新時代環境資源審判理論研究與司法實踐的新經驗。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漳州市委書記檀雲坤講話 陳惠華 攝

會上,檀雲坤代表漳州市委、市政府向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級人民法院幾位領導的到來表示歡迎,並感謝最高院和省高院長期以來對漳州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支持,對漳州市中級法院工作給予充分肯定,並介紹了漳州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有關情況。

“這次會議在漳州召開,是對漳州環境資源司法工作的有力促進,是對富美新漳州建設的有力推動。”檀雲坤錶示,漳州將以這次會議爲新的起點,認真落實江必新副院長的講話精神,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往深裏做、往實裏做、往優裏做,努力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會上,最高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司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理論研究基地的負責人詳細介紹基地工作情況,清華大學教授王明遠等知名專家學者發言。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等6家實踐基地法院代表及6名論文作者代表分別作交流發言,生態環境審判諮詢專家代表及全國人大代表也先後發言。

據瞭解,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福建法院立足地緣特點和區位優勢,95個法院已設立生態環境審判庭80個、專門合議庭15個,生態法官和輔助人員300餘人,出臺爲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提供司法保障等10餘份司法文件,建立公益訴訟、生態修復、專家參與等16項工作機制,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司法推動、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的多元共治環境治理格局。福建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吳偕林指出,今後福建法院將在推動構建科學的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制度體系方面當好“排頭兵”,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樹好生態司法的“綠品牌”,加強信息技術與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的融合,積極打造生態環境司法人才高地,形成百花齊放、品牌薈萃的生態環境司法新格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