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細心的司機或者是乘客在平時上班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私家車或者是公交車的車窗上會有一些密密麻麻的的小黑點。

這時候,估計就會有不少老司機站出來說:

車內後視鏡後方的小黑點是爲了阻攔陽光攝入,因爲主駕駛和副駕駛都有遮陽板,而正是中間後視鏡這個位置會有陽光射入,會影響駕駛員的視線,所以這個位置的小黑點起到阻隔陽光的作用。

的確是沒錯,後視鏡後方這些小黑點的作用就是遮陽。而車窗四周邊緣用不着遮陽,爲什麼還是有小黑點呢?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車窗都有小黑點,也可能是別的形狀。但是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都是黑色的,而且這個圖案是越來越小,直到消失...

這些圖案有很大的作用。

保護擋風玻璃粘接部位的聚氨酯密封膠

汽車擋風玻璃粘接使用的是聚氨酯密封膠,這個膠優點很多,但卻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就是耐氣候老化性能差,在紫外線照射下老化速度很快,所以爲了防止紫外線導致密封膠老化進而引起粘接失效,擋風玻璃四周打膠的地方都會用黑色的東西遮擋起來,這樣就可以保護密封膠不被紫外線侵襲。

避免損壞車窗

我們的車玻璃跟車,是用膠固定住的,在炎夏或者寒冬季節,車玻璃周圍的金屬框和車玻璃中間的溫差很大,這會增加車窗爆炸的危險。而這些小黑點,從窗框到中間逐漸變小,就是一種過渡,把熱膨脹分散開,使車窗受的壓力變小,減少炸裂的危險。

簡單來說就是窗框熱,玻璃熱得慢,需要用到小黑點來過渡熱量,減少車窗的壓力。

文章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