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犯,皇帝一句“发配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永不叙用”,闻听此言,莫不大惊失色,胆战心惊,虽蒙皇恩浩荡,赦免不杀得以活命,但发配宁古塔,生不如死,真的不若引颈一刀痛快!

清朝犯人发配宁古塔,永不叙用,宁古塔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宁古塔这三个字起源于满语,汉语只是翻译而来,这里也不是说一个具体的塔,而是一个地名,宁古塔是当时清朝统治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首府所在,专门管理东北边疆的,但是这里终年苦寒,确实不是什么好地方,许多汉人官员被发配到这里直接就被冻死了!

清朝犯人发配宁古塔,永不叙用,宁古塔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研廷见闻杂记》说,当时的宁古塔,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流放者去了,往往在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之,能够活下来的不多,当时还有一个著名的流放地叫尚阳堡,也是一个毛骨悚然的地方,但与宁古塔一比,尚阳堡有房子还能活下来,也许有人会问,宁古塔既然带塔字,肯定有点文明遗留吧,这样想就错了,宁古塔是前面所说满语六个的意思,没有塔,连塔的影子都没有。

清朝犯人发配宁古塔,永不叙用,宁古塔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那流放的大多都是些什么犯人了,他们大多都是宫廷内部,勾心斗角的失败者,文人不小心沾上了文字狱,科场案等,没有被砍头与一大群株连者发配,有全家流放的,有祸及九族的,流放的老百姓少之又少。康熙年间有诗人曾写过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可见流放之地大多都是江南和中原名士及佳丽。

清朝犯人发配宁古塔,永不叙用,宁古塔究竟是怎样的地方?

那流放到宁古塔去干什么,其实发配去了流放地做什么早已定下,如赏给出力兵丁为奴,给披甲人为奴等,有的孩子已经是奴隶了,流放过去的人多了用不了,男的换马,女的卖给娼寮,最好的待遇就是在官庄做苦力,没有自由,一年到头,不是种田就是打围,烧石灰,烧炭,并无半刻空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