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去看了一下土豪榜,非常多買量衝榜的,一個號就大概買了2萬張數字專輯,然後1萬多張的一堆,目前數字專輯的銷量已經成功成爲某平臺的第一,刷新了張藝興的記錄。除了泰勒之外,一些國內偶像歌手的數字專輯捆綁銷售則更加誇張,就拿蔡徐坤的數字專輯來說,購買8張才能獲得專屬的粉絲銘牌。

黴黴的新歌在某音樂平臺上架,就算你已經是會員了,也要花費20元購買數字專輯。價格已經不便宜,但如果你是黴黴的鐵粉的話,還得買2張專輯,升級粉絲專屬銘牌。買9張專輯支持,才能看到獨家專屬的視頻。

我又跑去看了一下鵝廠其它2家音樂平臺,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都是捆綁銷售模式,只是捆綁的內容有所不同,酷狗音樂捆綁的早安問候語音。也就是說你是黴黴的粉絲,想要看到全部內容,必須幾個平臺都買數字專輯。

本來是一張音樂專輯,最重要的是聽歌,卻被某平臺捆綁了很多和音樂無關的東西來銷售,在我看來音樂已經變味了,未免有點喫相太難看了?

我對比了一下國內主流的幾個音樂平臺,網易雲音樂是銷量達到某個數字後解鎖,但這個解鎖數字也挺嚇人的,需要粉絲的衝榜。蝦米音樂則是目前沒有版權,這樣一看,某平臺的喫相是不是顯得有點難看?很符合“只要你花錢,我們就是朋友”的至高準則。

我再去看了蘋果手機自帶的音樂平臺,只要你是會員,這些歌都是免費聽的,沒有什麼其他東西捆綁銷售,就是單純的聽歌,我想這就是對歌手最大的支持。

除了泰勒之外,一些國內偶像歌手的數字專輯捆綁銷售則更加誇張,就拿蔡徐坤的數字專輯來說,購買8張才能獲得專屬的粉絲銘牌。還玩遊戲那一套,集齊掉落碎片的數字版相機,還是非實體的,買多少張解鎖語音,支持4張解鎖互動語音,支持8張解鎖表白語音等等。

我去看了一下土豪榜,非常多買量衝榜的,一個號就大概買了2萬張數字專輯,然後1萬多張的一堆,目前數字專輯的銷量已經成功成爲某平臺的第一,刷新了張藝興的記錄。

我去看了一下第二名的張藝興的土豪榜裏,最土豪的買了9900張數字專輯,最大的土豪排不進蔡徐坤土豪榜前十。

我再去看了一下排第六的周杰倫的數字專輯,土豪榜也就300多張,這一下估計在蔡徐坤粉絲眼裏,連個合格的粉絲都算不上了。

除了搞這樣的排名之外,某平臺還組建了粉絲工會,音樂專輯排行榜,粉絲專屬銘牌,土豪貢獻榜等等,只是聽一個音樂,卻把那一套惡臭的賺錢手段全放進來了。

就拿蔡徐坤的粉絲來說,求勝心比較強,又是第一張專輯,粉絲的打榜的心情都能理解,但是這些粉絲大多還是學生,沒有什麼判斷能力,單純只想爲偶像加油。本來就沒有多少錢,這樣一搞,把錢都花在這個上面了,某平臺未免有點喫相太難看了。

而且這樣的排行榜已經沒有什麼說服力,這樣的銷量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歌曲的好壞也不是這個數字就能體現,粉絲太幼稚單純,卻成了平臺圈錢的手段,歌手也在這樣的數字表象下感覺良好,怎麼看都是不利的。

音樂平臺最重要的是打造一個聽歌的平臺,讓更多的好歌被更多的人聽到,而不是打着幌子,鼓吹粉絲爲偶像買單,自己從中賺得盤滿鉢滿。而粉絲也更需要理智,銷量只不過是數字,在外人看來,可能不是破紀錄,而只是一個笑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