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

在电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老人受到刺激后,捂着胸口,疼痛难忍,被送医院......“心绞痛”的症状就这样被大家记住了。临床上有些患者,胸部偶感疼痛,便认为是心绞痛;而有些患者因为不了解心绞痛的症状,随时可能出现危险,自己却一无所知。今天通过几个问题,让您全面、正确认识心绞痛。

“ 什么是 心绞痛 ”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症状,心肌缺血引起前胸、胸骨后或其附近部位的压榨性或窒息样疼痛。典型的心绞痛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胸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被迫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直到症状缓解。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诱因:

情绪变化、体力活动、饱食、寒冷、吸烟等,疼痛多发生于劳力或激动的当时,可在相似条件下重复发生。

部位:

多于胸骨的上部或中部,界限不很清楚,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或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

疼痛性质:

难以准确描述,常为压迫性、紧缩性、阻塞性窒息感,也可有烧灼感,但不像针刺或刀割样疼痛。

持续时间:

常持续数分钟,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发作频率:

数天或数周发作一次,也可一天内多次。

缓解方式:

一般休息后即可缓解,或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 为什么会出现 心绞痛 ”

正常情况下,冠状循环有很大的储备力量,其血流量可随身体的生理情况而有显著的变化;在剧烈体力活动时,冠状动脉适当扩张,血流量可增加到休息时的6~7倍。

当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少,心肌的血液供应尚能代偿时,休息后可无症状。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等,心肌张力/收缩力增加和心率增快等而致心肌耗氧量增多时,而冠脉的血供已不能相应增加,便可出现心绞痛。

“ 心绞痛 一定会痛吗 ”

相当一部分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感。往往用“胸口压了块石头”“胸口发闷”的压迫感、憋闷感等词汇描述胸部的不适。一定要注意,心绞痛并不是心脏有绞痛感。

“ 心绞痛 一定位于心前区吗 ”

典型心绞痛的发作时位于胸骨中上段,也可位于左侧心前区,范围约手掌大小,往往没有明确界限,患者通常无法明确指出疼痛的确切部位。

心绞痛发作时,可以通过身体的内脏神经系统放射到其他部位,而导致误诊。

如向两侧放射到肩臂和上肢,常被误诊为肩周炎和颈椎病等;向后放射到后背,常误诊为胸椎、脊背部肌肉疾病等;向上发射到颈、咽、下颌、面颊部和牙齿,常被误诊为咽炎、三叉神经痛、牙痛和下颌关节疾病;向下放射到上腹部,误诊为胃病、肝胆疾病。

“ 胸痛 一定是心绞痛吗 ”

胸痛不仅可以来源于心脏,胸部的脏器以及上腹部的消化器官都可以引起胸痛,较为常见的原因有以下这些:

 心电图正常就能排除心绞痛吗? 

典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可出现暂时性心肌缺血而呈现ST段改变,而部分患者会由于未捕捉到发病时的心电图,而出现漏诊可无明显异常。所以即使就诊时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如果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症状,临床医生也应高度重视,动态观察,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贻误病情。

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了解心绞痛的相关知识,这样的话在疾病出现的时候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然后及时治疗,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