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在瞼結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觀,形似沙粒,故名沙眼。

衣原體則是介於病毒和細菌之間的一類微生物,沙眼衣原體有很多亞型,不同亞型會造成不同的部位感染。在目前被發現的15個沙眼衣原體亞型中,A~C亞型會引起沙眼。沙眼衣原體存在於沙眼病人的眼分泌物中,通過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等進行傳播。

本病病變過程早期結膜有浸潤,如乳頭、濾泡增生,同時發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於受累的瞼結膜發生瘢痕,以致眼瞼內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損害,可嚴重影響視力甚至造成失明。重症沙眼還可引起瞼內翻及倒睫、角膜潰瘍、上瞼下垂、眼乾燥症、淚道阻塞及慢性淚囊炎、瞼球粘連和角膜渾濁等併發症。

沙眼衣原體對四環素族、大環內酯類及氟喹諾類抗菌藥物敏感。局部可滴用利福平或沙星類滴眼液,晚上用四環素軟膏或紅黴素軟膏。急性期或嚴重的沙眼應全身應用抗生素治療,可口服多西環素或紅黴素。

預防沙眼最重要的是培養良好衛生習慣。不用手揉眼,毛巾、手帕要勤洗、曬乾;對沙眼病人應積極治療,並注意水源清潔。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