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近代中国来说,解放战争无疑是一场决定了中国前途命运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无惧死亡,最终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上百万大军,尤其以三大战役最为著名。

而在三大战役里面,淮海战役更是重中之重的一场战役,我军在粟裕等等将领的率领之下,与国民党军团在最终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歼灭了蒋介石几十万嫡系部队。

但是回顾淮海战役,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就在淮海战役打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其中最让人疑惑的便是华中剿总司令白崇禧,他居然按兵不动,眼睁睁的看着淮海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一个一个被我军消灭,这是因为什么呢?其实原因极为复杂,这里面牵扯到了蒋介石与桂系的斗争,更涉及到了白崇禧的一个巨大阴谋。

原因一:借助我军的力量消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

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在国民党集团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当然结怨也早,从北伐胜利之初,桂系就多次反蒋,大规模的武装冲突更是爆发了数次,从蒋桂战争到中原大战,桂系和蒋介石的矛盾势如水火,尤其在抗战胜利之后,桂系一号人物李宗仁公然违背蒋介石的意愿,和蒋介石对着干,参加副总统的竞选。

而白崇禧作为桂系的二号人物,更是为李宗仁的竞选不断出力,最终使得李宗仁如愿以偿成为副总统,桂系成功入驻国民党中央。而这些矛盾使得蒋介石对桂系是恨之入骨,无时无刻不在针对桂系,因此在淮海战役打的正酣的时候,桂系其实抱有坐收渔利的态度,希望蒋介石的精锐尽丧于淮海战场,这是原因之一。

原因二:美国人对蒋介石失去信任,桂系妄图代替蒋介石“划江而治”

在淮海战役打响的时候,蒋介石可以说是压上了全部的本钱,当然了,蒋家王朝的靠山美国人在此时也失去了对蒋介石的信任,而桂系这时候似乎看到了机会,比如桂系领袖李宗仁已经不满足于无实权的副总统了,他想要成为总统,成为国民党的领袖,因此手握重兵的白崇禧拒不支援淮海战场。

因此桂系对淮海战役的成败也极为不在乎,如果失败,他们便可以逼迫蒋介石下野,然后依靠美国人的力量,和我军划江而治,但是这种想法,无疑是一场黄粱美梦,最终蒋介石虽然下野,李宗仁成为了副总统,但是像宋希濂、胡宗南、汤恩伯等等国民党军方大员依旧对蒋介石是忠心耿耿,桂系的上台,依旧是有名无实,而蒋介石虽然下野,但依旧遥控指挥着整个国民党中央军。

而在淮海战役后,我军又发起渡江战役,之后席卷华东、华中、西南、西北,一举解放全国,桂系人马也被我四野大军全歼,而桂系一号人物李宗仁只能流亡美国,二号人物小诸葛白崇禧也只能逃亡台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