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被称为史上第一痴情皇帝,因为他为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竟然不顾大清刚打下的江山,也不顾麟儿尚幼无法担当社稷大任,他便匆匆的结束了十八年的皇帝身份出家为僧。但是他却没有成为毁灭大清的罪人,因为他虽然其皇位不顾,却给自己年幼的儿子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他在临走前为康熙选择了四位有力的辅政大臣,四人几乎囊括了治国安邦和宗室扶持等特点。以索尼为首其中还包括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索尼的身份已经不毕多说,他虽然文臣出身,但是却历经四朝,从努尔哈赤准备一统天下开始,他就一直追随与爱新觉罗氏。

所以在辅政四臣之中,他的地位居于魁首。苏克萨哈原本和多尔衮出生入死,但是最后却一心投靠了顺治,而且还和顺治共同努力最后将多尔衮赶下了台,这对于顺治来说是最大的功臣,所以他居于辅政次位。

遏必隆的家族在大清属于贵族门阀,他的祖父是努尔哈赤时期的五公之一,靠着祖辈的余荫他在大清开国之初,其地位也与辅政之臣极为匹配,所以在辅政四臣中便有了居三的地位,最后一位其实是本领最强,而且居功最多的鳌拜。

鳌拜之所以被列入如此高位,但是却被压在了最后,其实也是顺治的权益考虑。他的能力对大清的发展肯定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此人嚣张跋扈如果将他推到首位,恐怕会助长他嚣张气焰,最后对朝廷肯定是最大的灾难,所以他希望前三人可以用自己的实力压制他的气焰。

但是最后却失算了,也给儿子留下了一个非常大隐患。让康熙耗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最终将这个朝廷的毒瘤割除。然而也不是索尼三人没有压制鳌拜的本事,只不过是当时很多特殊问题的局限性,导致了鳌拜的专政。

首先索尼是四朝元老,在朝中的地位固若磐石。但是他因为年迈不想再参与党争,就像维护好家族的利益,平安退休而不想与鳌拜对立。而遏必隆又是个胆小怕事之辈,整天想着怎样才能明哲保身,又因为与鳌拜同属一旗,二人相交甚密早就已经是一伙的,并且为鳌拜马首是瞻。

苏相就更不用提,仗着背起原来的主人才得以上位,更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而且本身也没什么大能耐,表面上看确实是四人中唯一一个与鳌拜抗衡的人,但是实质上他在敌人眼里也没有任何的威慑力。所以很快朝局就开始倾向于鳌拜一端。

为了能够将权利抢回,康熙想了很多办法最后都失败了,然而一个人的及时出手,却瞬间扭转了局面。这个人就是他的祖母太皇太后。一天孝庄来到索尼府上,她的出现索相心里已经知道所谓何事,但是却没有说破,只是盛情款待,席间孝庄状似无意的问起索相孙女的年龄。

这一问一下子点醒了索相,他忙将孙女带到面前给太皇太后请安,还隐约的指责鳌拜的过失。他早就有与皇家联姻巩固家族地位的打算,这位主子的到来无疑是想和他做个交换。他也就顺势而为,在朝中联合众人弹劾鳌拜,康熙便趁势夺回了执政大权,当然索相的孙女也成为了皇帝第一位皇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