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回想一下今年上半年华语电影的氛围,感觉观众对于好片和烂片的区分越来越明显。

华语电影“崛起、首次、获奖”等正面词语出现的频率似乎越来越高,不少电影因“劣质,流量”也成了被骂的对象。

我想除了所谓舆论娱乐化这个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观影群众的品味正在提升,侧面说明仅靠噱头占领电影市场只会越来越难。

先说说今年能被风生记住名字且已上映的电影(简称):白蛇,哪吒,流浪地球,飞驰人生,地久天长,风中雨云,过春天。

这时候阿斌就发问了:相比于一年最少二百部在院线上映的华语片,这个占比简直算不上高。

其实只要转念一想,其实这占比也已经不低了。

因为即使一年上架五百部华语片,排除掉文艺片,大部分恐怖片,综艺电影等。

最后能通过口碑或营销下传入耳边,再被大众记住的电影不超过五十部。

而被我记住的电影大部分都是主流题材电影 (动画,剧情片),这个转化率其实不算低的了。

就像电影市场每年都会有片子能冲击票房榜。

每年也会有无数像鬼一样存在的电影,它们上映时间短,排片不多,名字还奇葩;甚至导演和大部分演员都不被熟知。

事实它却是一部正规上映的华语商业电影。

所以真正愿意被主流市场拥抱的电影并不算多,其中当然也不少人愿意拥抱小众片和烂片。

对于一个生产电影大国来说,这优秀率很低么?比天天喊国足有希望高多了。

再往前想想,前几年演员作家都跑去当导演拍片,某些综艺都能扎堆出大电影,烂片都能拍续集的氛围。

今年市场已经好太多了,看看请明星蹭票房能成功的套路已经玩不了了,也可能是之前掉坑太多,疤还没好。

至于烂片之王的标准我有套个人的评判方式。

第一肯定是够烂啦,4.5分以上都不算。

第二是够热度,不管是流量还是票房,没点名气不配拥有名字。

很多人爱把王晶称作“烂片之王”的导演,但想想王晶为何能拍这么久都屹立不倒也是有原因的。

一是那不会争“我拍的很好”的人设,二是人家拍片就是为了赚钱,对制作商和演员负责。

每部片都能拍的那么模版化,依然有人买账。很明显他已经熟知怎么制作“电影快消品”的流程,老实说国内很多导演商业片处理还不如他。

王晶作品虽然剧情方面水平堪忧,但综合水平维持都算在华语导演的平均线上,偶尔发挥错误拍部《追龙》还被人认为他要转型了。

而作为曾经的烂片之王《逐梦演艺圈》更符合江湖地位。

其实我很尊敬毕导写的影评的,但他的片真的像我上文描写的鬼片。

连个叫的出名的演员都没,再加上称不上“专业”的画面,当年热议的时候我甚至以为是微电影,这可是在正规院线上映过的电影。

我觉得如果他拍的逻辑再乱点,没有核心思想点,我觉得可以变成一部国产式《房间》,毕竟大家都花了不少钱来圆梦。

那为啥还说烂片之王越来越难做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烂片的流量也是流量,随着电影市场膨胀,这项娱乐消费被经常讨论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这里我想插嘴说句,舆论过热反而会影响很多人对电影的评判。

即使你骂了一百遍前任是部烂片,可却有一百个普通观众在朋友圈夸它令人落泪。

那它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微妙的存在:影评烂片,排片爆场。

你以为我要说舆论渲染票房这类几年前的事嘛?错了,现在风向变了,讨论的声音越大会让大多数未观影人数直接进行跟风评论。

《上海堡垒》如果没有那么多声音讨论会怎样?第一票房市场会高一丢丢,第二豆瓣评分会升一丢丢,第三他依然是一部烂片,第四不会成为我们拿来蹭热度的选题。

所以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豆瓣里面有很多高分冷门佳作,或者冷门烂片,很大原因来自评分人数过少导致的,一旦足够热门后,分数会明显上升/下滑。

好的电影会被过度神话,差的电影会掉进泥潭,其实这点我也不是第一次说了、

回到正题,我为什么要说这点!因为现在一部片好不好会在前两天就被主流评论所影流,大部分跟风者导致还没看就先开骂,或先点赞。

虽说为很多人避雷了,但也让可能会喜欢的人没法发表意见,好坏的看法是个人性的,而不是群体性的。

烂片甚至没再赚回成本就被舆论海洋里减少排场,匆匆下架。

没回本的导演没了翻身机会,以后烂片的标准则会无限被提高,想赚票房只能靠实力,流量明星作用越来越微小,这连锁反应简直太恐怖了。

想想以后华语片都腾飞了,还怎么骂这演员没演技,那明星被鬼畜啊,生活少了太多趣味了。

Thank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