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要生活得好,必須懂得他應當做什麼和不應當做什麼。爲了懂得這些,就必須要有信仰。信仰—一這是有關人是什麼和他爲了什麼活在世上的知識。而這樣的信仰始終存在於一切擁有理性的人心中。

什麼是真正的信仰爲了好好度過一生,必須明白,生活是什麼以及在這一生之中應當做什麼、不應當做什麼。歷代賢哲都曾教給人們這些道理,在所有民族中都有人教導如何過善的生活。這些哲人的教導在根本上都歸結爲一種。這種適於所有人的唯一教導就是,人的生活是什麼和應當怎樣度過一生,而這也就是真正的信仰。

這個從所有角度看去都無邊無際的世界是什麼,無論它的起點還是它的盡頭,我都不知道,在這個無邊無際的世界中我的生命是什麼,我將怎樣度過一生,唯有信仰來回答這些問題。

信奉—就是說相信昭示給我們的東西,而不去問它是什麼、爲什麼會這樣和由此而將要怎樣。真正的信仰就是這樣的。它指示給我們,我們是什麼以及因此我們應當做什麼,但它不會告訴我們,我們依照信仰的咐所做的事將會產生什麼。

如果我相信上帝,那麼我無論如何也不會去問,我聽從了上帝而將會怎樣,因爲我知道,上帝就是愛,而愛的結果除了善不會有別的。生活的真正法則如此簡單、明確而易懂,所以,人們不能用他們不懂法則這理由爲自己醒齪的生活加以辯解。

如果人們在生活中違背真正的生活的法則,則他們得到的只有一樣:背棄理性。他們卻正是這樣做的。有人說,遵行上帝的法則很難。這不是真的。生活的法則不要求我們別的,除了愛周圍的人。而愛並不難,只有喜悅。

當一個人領悟了真正的信仰,他身上就會發生變化,如同一個人在黑暗的屋子裏點燃燈火。一切都會變得明亮,而心靈就會變得歡樂。真正的信仰就在於一點:愛上帝和周圍的人。

你們要彼此相愛,就像我曾愛你們的那樣,這樣衆人就會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如果你們彼此互存愛心的話。在真正的信仰中重要的不是對上帝、對靈魂,對發生過和將要發生的事做一番宏論,重要的只有一點:深知在此生之中應當做什麼和不應當做什麼。

如果一個人生活得不好,那麼這僅僅是因爲這個人沒有信仰。就各民族來說也往往如此,如果一個民族生活得不好,那麼僅僅是因爲這個民族失去了信仰。

人們的生活往往有好有壞,這僅僅取決於他們怎樣去理解生活的真正法則。人們對生活的真正法則理解得越明確,他們的生活就越好,而他們對這個法則理解得越含混,他們的生活就越壞。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