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一些精細的儀器設備,人在觀察事物時眼球運動的絕大部分細節已經可以被有效地捕捉到,其中的原理主要有三種:一、根據眼球和眼球周邊的特徵變化進行跟蹤。需要注意的是,人眼的運動實際上十分複雜,想要儘可能地收集到必要信息,需要同時使用多種方式追蹤眼球運動。

作爲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達芬奇曾經說過:“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作爲人類觀察環境的器官,眼睛在幫助大腦接收外界信息的同時,也成爲了觀察”心靈“的重要途徑,通過觀察眼睛甚至可以判斷一個人有沒有說謊。

如果你直接問眼球:“嘿,你說的是謊話嗎?”眼球自然是不會回答你的,通過眼睛來測謊的關鍵在於觀察眼睛運動的規律,以及對於眼球這些運動的解讀。

其實,早在幾年前就曾有過眼球運動的心理學研究了。簡單地說,人在說謊和說實話的時候,思維方式以及心理狀態是有細微變化的,而這些變化會通過肢體器官的一些小動作表現出來。比起手部來說,眼睛上的小動作更難以自制。因此,理論上只要能獲得足夠詳細的動作信息,就可以將這些小動作與說謊時的狀態聯繫起來,從而完成通過觀察眼球來完成測謊的目的。

研究開展的時候判斷眼球的運動狀況主要依靠肉眼觀察,無法觀察到一些微小的細節,因此對於眼球運動做出的解讀也存在明顯的誤差。如今,眼球追蹤技術的發展讓這項研究有了進一步的推進。通過一些精細的儀器設備,人在觀察事物時眼球運動的絕大部分細節已經可以被有效地捕捉到,其中的原理主要有三種:一、根據眼球和眼球周邊的特徵變化進行跟蹤;二、根據虹膜角度變化進行跟蹤;三、主動投射紅外線等光束到虹膜來提取特徵。

需要注意的是,人眼的運動實際上十分複雜,想要儘可能地收集到必要信息,需要同時使用多種方式追蹤眼球運動。因此實驗用的精密儀器上往往需要安裝多個功能不同的傳感器同時工作,並需要強大的芯片來彙集並處理傳感器獲得的信息。

儘管複雜,眼球追蹤技術依舊遵循由淺及深的原則——先實現眼定位與眼追蹤,再做到動作的識別與記錄。事實上,這項技術的作用遠不止測謊一點,僅僅是眼定位與追蹤的功能,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已經有了很廣泛的運用。

以運動攝影爲例,瞭解過人像拍攝,或者喜歡自拍的讀者應該知道,爲了獲得一個清晰的人像,拍攝以人爲主題的畫面時,焦點的選擇往往是固定在眼睛的位置。對於靜止的畫面來說,只要能夠獲得一個大概的焦平面,剩下的只需要手動微調但是對於運動的主題就不同了——由於物體處於運動的瞬間,想要在短時間內完成眼部對焦並拍攝,只能依靠相機自己來完成。而目前,隨着傳感器功能的提升,高自動化的相機已經可以完成對運動中的人持續眼部追焦,並且鮮少會“跟丟”,爲運動攝影提供了更多可能。這就是眼定位及追蹤在生活中的運用。

除此之外,近年來還興起了一種新型的眼控攝像頭,它由數種不同的傳感器組成,可以追蹤人眼關注點的運動及變化,從而做到在屏幕上顯示出使用者正在瀏覽的位置。儘管,目前看起來這項技術仍然存在缺陷,但這無疑是爲繼鍵鼠、觸屏之後全新的操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方向,並且這種方式能夠幫助肢體上存在一定缺陷的人更好地使用電子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