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成功的因素,大部分家長們都會首先回答“智力”。孩子的智力開發是家長們非常重視的方面之一,但另一個影響孩子未來是否成功的因素——自制力,卻常常被家長忽略。舉個老生常談卻又很能說明問題的案例:

心理學家曾做一個“棉花糖實驗”,隨機抽選了多名4歲左右的孩子,把他們帶到了一個房間裏,然後每人發一顆棉花糖。心理學家告訴孩子們,現在他要出去一下,如果等15分鐘他回來時棉花糖還沒有被喫掉,就可以再得到一塊。等他回到房間時,有1/3的孩子沒喫掉。

14年以後,心理學家又找到了這些參與實驗的孩子,發現沒有喫掉那塊棉花糖的孩子學習成績更優秀,能力更強,這就是自制力的作用!

孩子做事虎頭蛇尾,或者“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是自制力低的表現。那麼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呢?

1

父母自身就要對培養孩子自制力有足夠的重視,不要認爲孩子還小而任其發展,孩子一旦養成放縱、散漫的性格,以後就很難再改變。

從生活中的細節就要注意,比如,孩子逛商場看見什麼要什麼,家長統統都滿足;給孩子報了興趣班,結果他去了兩次就喊累,家長也覺得不想去就不去,這不是愛是在毀孩子。

2

尊重孩子的時間規劃。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對自己對時間進行規劃,製作規劃表,學習和娛樂都要兼顧。

比如,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回家的第一件事是看電視,此時根據生活安排,可以允許孩子看會兒電視,不過要先和孩子約定好看電視的時間段,到時間就必須停止。在快到時間時,家長可以提醒孩子,孩子既有掌握時間的成就感,又可以從中養成自制力。

3

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不願爲自己行爲負責的人往往無謂,沒有畏懼就不可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爲,更何談成功呢?

所以,當孩子放縱自己之時,家長一定要有適當的懲罰,幫助孩子記住並形成自己的行爲準則。

自制力是需要慢慢培養的,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孩子總有一天會明白自制比放縱更幸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