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臨港新片區除緊鄰浦東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外,還有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高等級內河航道等,可以說臨港是國際同類地區運輸條件最完善的,能夠充分發揮洋山深水港和浦東機場國際貨運樞紐功能對於貿易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安永大中華區稅務合規及諮詢部門主管合夥人譚綺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未來上海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離岸貿易模式。

8月20日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將正式揭牌。

位於上海東南角的臨港地區,地處長江口和杭州灣交匯處,北臨浦東國際機場,南接洋山深水港,背靠長三角廣闊腹地,地理區位優勢明顯。

日前,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並印發了總體方案。根據批覆,臨港新片區先行啓動區域面積爲119.5平方公里。

當前,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產業正加速在新片區內集聚。作爲上海面向未來發展的重要戰略空間,臨港,憑海,臨風。

區位:“海陸空”交通優勢匯聚

根據《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臨港新片區的規劃範圍是:上海大治河以南、金匯港以東以及小洋山島、浦東國際機場南側區域。

日前,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寅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新片區選擇在上海東南的臨港地區,選址考慮能夠承載國家戰略和新興產業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發展空間、國際運輸條件完善、便於實施風險防控措施等要求。

臨港新片區雖距上海市中心有75公里,但片區周邊運輸條件非常優越:“海”有洋山深水港,“陸”有規劃建設中的上海東站,“空”有浦東國際機場。

根據上海最新出臺的《關於支持浦東新區改革開放再出發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浦東新區未來要構建國際一流的樞紐型、網絡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空鐵一體的國際綜合交通樞紐。

臨港新片區除緊鄰浦東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外,還有高速公路、軌道交通、高等級內河航道等,可以說臨港是國際同類地區運輸條件最完善的,能夠充分發揮洋山深水港和浦東機場國際貨運樞紐功能對於貿易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

 前景:助上海成中國參與全球資源分配戰略支點

從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的文本中,既能看到中國擴大開放的堅定決心,也能看到上海劍指配置全球資源的雄心。

方案要求新片區“發展新型國際貿易,吸引總部型機構集聚”。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研究員張湧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所謂新型國際貿易,本質上就是離岸貿易。離岸貿易其實是和金融結合起來的總部經濟。”

所謂“離岸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其最關鍵的特徵是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例如,一家跨國公司從泰國採購原材料,送到越南去加工,最後把產品賣到日本,這期間所有物流不經過上海,但是合同訂單、資金收付、航運物流、保險、貿易融資等安排都是通過上海進行的。

安永大中華區稅務合規及諮詢部門主管合夥人譚綺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採訪時表示,通過建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未來上海將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創新離岸貿易模式。

“上海未來將形成一個集先進製造和研發、離岸貿易以及離岸金融配套的貿易體系,成爲中國參與全球貿易資源分配的重要戰略支點。”她說。

張湧則表示,未來上海的目標將是,以離岸貿易爲抓手做實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的全球資源配置功能。

日前,上海市出臺了《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本市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的若干意見》,加快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等功能性機構集聚上海、拓展功能和提升能級。

譚綺表示,“上海未來將形成一個集先進製造和研發、離岸貿易以及離岸金融配套的貿易體系,通過總部經濟進一步集聚優勢資源,促進產業升級。同時,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過程中,上海將成爲參與全球貿易資源分配的重要戰略支點,進而使中國在國際經貿合作新秩序建立中擴大話語權乃至掌握更強大的主動權。”

 任務:小洋山要建準“自由貿易港”?

《總體方案》對新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小洋山港做出了特殊部署,“在新片區內設立物理圍網區域,建立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作爲對標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自由貿易園區的重要載體。”

復旦大學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祕書長尹晨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坦言,“就個人理解,這等於提出要在洋山港對標建設自由貿易港。”

因爲國際公認、競爭力最強的自由貿易園區毫無疑問所指是中國香港、新加坡、迪拜等世界著名自由貿易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曾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自由港是設在一國(地區)境內關外、貨物資金人員進出自由、絕大多數商品免徵關稅的特定區域,是目前全球開放水平最高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值得注意的是,《總體方案》中對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定位正是“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特殊經濟功能區”。

小洋山港到底要怎麼建所謂的“特殊綜合保稅區”?《總體方案》明確,將在圍網內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實施更高水平的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所謂“自由貿易港”的一般特徵是“一線(國境線)放開、二線(與非自由貿易港的連接線)管住、區內自由”。尹晨表示,所謂“更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毫無疑問應對標世界著名自由貿易港區的內部做法,即對“二線”圍網內的絕大多數商品,海關要做到“不申報、不備案、不統計”。

但尹晨同時表示,要對標這樣的高標準,就必須做到“二線管住”,“只有管得最嚴,才能放得最開。只有物理圍網圍住,才能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他說。

對於“二線管住”,《總體方案》也做出了明確要求,“對境外抵離物理圍網區域的貨物,探索實施以安全監管爲主、體現更高水平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監管模式,提高口岸監管服務效率,增強國際中轉集拼樞紐功能。”

張湧對記者表示,在洋山設立特殊綜保區內,在一線取消不必要的貿易監管、許可和程序要求,實行有松有緊的“兩段准入”監管,對區內的交易活動實施特殊的稅收政策,這是邁向自由港的重要一步。

產業:改變“脫實向虛”經濟格局

上海市政府參事、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石良平表示,在臨港增設新片區,原因之一就是要改變現有的脫實向虛經濟格局,爲上海在高端製造業方面取得全國領先的身位。

其背後苦心,可以從《總體方案》中讀出。《總體方案》用專章描述了臨港新片區未來的產業佈局,要求臨港新片區建立以關鍵核心技術爲突破口的前沿產業集羣。

據瞭解,臨港的前沿產業集羣將主要聚焦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等關鍵領域。

張湧表示,以制度創新突破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生物醫藥等高端產業的發展瓶頸問題,是新片區方案最突出的亮點,展現了把硬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的決心。

新能源汽車產業同樣是臨港新片區的一大重點,備受矚目的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正位於臨港新片區內。該工廠將於今年年底正式投產,其動工至今僅7個月時間,這其中體現的是讓馬斯克高度評價的上海營商環境優化成效。

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開放外資股比之後第一個落地的外資新能源汽車整車的獨資項目,也是特斯拉本土之外的第一個海外生產基地,是上海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一個外商獨資的製造業的項目。

根據《總體方案》,臨港將建設集成電路綜合性產業基地,優化進口料件全程保稅監管模式,支持跨國公司設立離岸研發和製造中心,推動核心芯片、特色工藝、關鍵裝備和基礎材料等重點領域發展。

依託新昇半導體的國產大硅片和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總投資359億元的積塔半導體,臨港集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正在打造上海集成電路“第三極”。

人工智能領域,臨港正以上海腦智工程建設爲契機,在吸引寒武紀等人工智能企業的同時,加快建設國際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功能性平臺。

生物醫藥領域,開發出首個國產腫瘤免疫治療藥物PD-1單抗的君實生物,已經在臨港投資建設產業化基地。

民用航空方面,新片區建設民用航空產業集聚區,以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爲核心,加速集聚基礎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試驗驗證等配套產業,推動總裝交付、生產配套、運營維護、文旅服務等航空全產業鏈發展。

當前,在新片區已經集聚了一批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如中國航發商發、上海汽車、上海電氣、三一重工,還有跨國公司像特斯拉、西門子、卡特彼勒、GE、ABB等。未來,臨港前沿產業集羣發展可期。

木寺晨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持恆_NY928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