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待錢的態度轉變歷程大概可以分爲這麼兩個階段,第一次從把錢藏在牀底下變成把錢存到銀行,第二次從把錢存到銀行變成從銀行貸款消費。

兩次轉變對應着兩個書本上的故事。

兩次轉變主角都沒賺錢,錢去哪了?

新中國早期,實行集體經濟計劃經濟,大家手裏其實是沒錢的,再說也不需要錢,每個人每年需要消耗多少物質,上頭都給計劃好了,就是有錢想要更多也沒地買去。

再後來分開單幹,土地承包給個人,這時候貧下中農手裏纔開始有點錢了。

家庭理財缺席,影響了幾代人的財富

課本上開始出現第一個故事,一老太太把錢藏在牀下,一年後要用錢拿出來一看被老鼠咬了,提醒廣大人民羣衆要保護好自己的錢財存到銀行是最好的方式,還有利息可以拿,完美。

從這時起人們慢慢開始把錢存進銀行,並且對銀行的信任那是絕對信任。

再後來故事悄悄發生了變化,中國老太太和美國老太太的故事代替了之前那個故事。

中國老太太辛苦一輩子,到老年纔買得起一套房子自己住,美國老太太年輕的時候貸款買了一套房,到老住了一輩子,貸款也還清了。

人們羣衆從此走上了貸款消費的道路,特別是在買房買車上,因爲房價只漲不跌(之前十幾年,未來還真不好說)晚買房的都成了SB。

再後來消費貸興起,各種網貸平臺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家庭理財缺席,影響了幾代人的財富

以上這些大家應該都有共鳴,下面對上述做個總結。在我看來,希望大家把錢存銀行,是爲了給GY企業輸送資金,後來希望大家貸款消費,是爲了提升國民消費力度,只有消費纔有發展,賣不出去產品怎麼發展。

這都是不能細說的內容,大家好好尋思尋思。

先是全民存款,後是全民貸款消費,家庭理財缺失。

從以上結論中我們可以看出,從全民存錢到全民貸款消費,目的都是爲了發展,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還沒富起來的人們怎麼辦,指望別人做慈善讓自己跟着富起來嗎?

我們把錢存銀行的時候,讓一部分人富起來了,我們貸款消費的時候讓這部分人更富了,那我們自己呢?

把錢存銀行在一些人眼裏是最沒有風險的舉措,但是在富人眼裏把錢存銀行卻是最危險的事情。

錢存銀行雖然可以拿利息,但是那個收益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錢會貶值,所以存銀行是最危險的事情。

貸款消費的時候要付的利息可比存款的利息高,信用卡分期看似利率不高,其實年化利率都在15%左右,現金貸的利息更高,這在今年的3•15晚會上都曝光了。

家庭理財缺席,影響了幾代人的財富

別人把錢存銀行的時候,你也存銀行,別人貸款消費,你也跟着貸款消費,那你和別人的差距不會太大。

很多人還沒有意識到把錢存銀行和貸款消費是一種危險的行爲,但也不是說意識到了就能變成富人。

腦袋是個好東西,要用來獨立思考,別人說股市是個提款機,你就興沖沖就進去,當血虧之後自己又說股市就是騙人的地方,這怎麼能行呢。

賺小錢靠努力,賺大錢靠趨勢。真要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還得能看到趨勢,能抓住大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