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隐身轰炸机是整个20系列中最为神秘的一个型号,虽然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物的言论中都表现出了中国确实有一个正在研制中的轰炸机项目,但这个型号的代号到底是什么,它的性能和战斗力到底如何,还没有任何确定的信息。目前的网络消息满天飞,但是要做国产隐轰和轰-6K的具体对比分析,还为时尚早,只能从一些蛛丝马迹和技术发展进行讨论。

轰-6K

轰-6K的平台早已经落后,其原准机图-16是苏联上世纪50年代的产品。我国在轰-6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直至轰-6K这个较为先进的型号。具体来看,轰-6K学习了美国B-52的改进思路,对发动机,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进行了大量改进。简单来说,轰-6K已经是一种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射平台,在敌方防空火力圈外,投放巡航导弹打击敌人,同时依靠自身强大的电子战能力迷惑干扰敌人,提高自身生存能力。到轰-6K这个型号及后续改型,已经不会再采用临空轰炸投掷无制导炸弹的原始方式打击目标。

轰-6K

可见,如果确实有国产隐轰,首先要大幅提升的就是其自身生存能力,就是必须具有高度的隐身性能。战略轰炸机作为核大国三位一体核力量其中一环,威力大使用灵活度高,但同样价格昂贵,飞行和维护成本高,属于被敌方火力重点照顾的高价值目标。所以没有强大的隐身能力和电子战能力的轰炸机不堪一击,国产隐轰必须在全频段达到,甚至超过B-2级别的隐身能力,才能担当起国之重器的重任,在残酷的现代化战场中保存自己,打击敌人。

轰-6K

其二,国产隐轰要有使用国产各种精确制导武器弹药的能力,且必须内置。这一方面是隐身需要,也是飞行性能需要。而且,对地对海的远程攻击武器体量都比较巨大,内置弹仓为了容纳这些弹药也要维持一定体积,这样国产隐轰的整体体量肯定不小。这种体量的大型飞机还要有比其它攻击机更大的航程,具备一定的飞行速度,这对国产隐轰的气动设计,发动机和飞控都提出了很大挑战,估计这也是国产隐轰到现在迟迟没有亮相的难点问题。

美国B-2隐身轰炸机

轰-6K的缺陷还有航程短,缺乏空中加油能力等等,这也是国产隐轰需要重点改进之处。国产隐轰的航程必须达到能够攻击第二岛链才能真正具有威慑能力。而且在现代化战争已经是体系对抗的潮流下,对如此大航程大威力的空中武器而言,配套的导航,通讯,数据传输,支援飞机,都是不容忽视的环节,在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将影响国产隐轰战斗力的发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