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點失守:政策、情緒、資金驅動力減弱,陣地戰開打

澎湃新聞記者 林倩 來源:澎湃新聞

3月26日,A股市場繼續下挫,上證綜指失守3000點,收跌1.51%,報2997.10點;深證成指收跌1.94%,報9513.00點;創業板指收跌2.32%,報1630.19點。申萬一級行業中,只有食品飲料板塊飄紅,其餘板塊均出現下跌。

成交量方面,滬深兩市成交量爲7683.45億元,較前一交易日的8193.85億元縮量510.4億元。

海通證券投資顧問瞿時尹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說:“3月26日下跌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前期政策、情緒、資金的驅動力減弱,次要影響因素包括美股的波動等。”

針對後市的走勢,上海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首席市場分析師蔡鈞毅認爲,A股大概率進入到“陣地戰”的階段,操作策略由此前的“倉位第一,填平窪地”變更爲“控制倉位,兌現盈利”。

“前期政策、情緒、資金的驅動力減弱”

3月26日已經是本週第二個下跌的交易日,在3月25日A股市場遭遇“黑色星期一”,上證綜指收跌1.97%。

相較於此前一段時間的迅速上漲行情,本週的下跌讓市場措手不及。

瞿時尹指出,“兩會”前和“兩會”期間是利好政策的密集出臺時期,這段時間市場圍繞政策驅動不斷湧現熱點,而會後政策轉入實施階段,具體實施效果需要等待時間驗證。

“市場情緒由高漲逐漸轉入理性,滬指3000-3100點之間已經反覆波動三次,前兩次都很快有踏空的抄底資金進入,但事不過三,持續的高位震盪消磨了做多熱情。”瞿時尹說。

3月26日的滬深港通方面,滬股通淨流入12.16億元,深股通淨流入1.23億元,共計淨流入13.39億元,北向資金在連續5個交易日淨流出後再現淨流入。

而在3月25日北向資金出現大幅淨流出,半天就淨流出超50億元,全天淨流出107.74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75.16億元,深股通淨流出32.58億元。這創下了2019年以來北向資金單日最大淨流出。

瞿時尹認爲,“資金淨流入”3月中旬以來也出現了瓶頸,首先看市場量能,持續兩週的萎縮,北向資金自3月中旬以來也呈現淨流出,而槓桿資金在政策沒有明確放鬆的前提下也會碰到瓶頸。這也是市場出現下跌的影響因素。

“買買買”是2019年頭兩個月北向資金的主基調,那麼自2019年3月6日以來,“賣賣賣”則是近期北向資金的主基調。

蔡鈞毅認爲,從長期來看,A股國際化的趨勢雖然不可逆轉,但在本次大漲之後,外資的撤離至少對於市場波動節奏形成明顯的擾動和影響。外資基於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和國內宏觀基本面尚無明顯轉向的考量,始終未呈現放手一搏之操作,一直以理性的高拋低吸策略應對A股市場波動。

“今日指數呈現出高開低走格局。開盤後資金習慣性流出,空方率先發力。好在多方被動承接,使得下跌幅度有限,在分時上體現出窄幅震盪格局。”益盟操盤手俞湧認爲,熱點無力延續,市場想再起像模像樣的行情實則難度較高。現在市場的格局較之前出現了明顯變化,可持續性上攻的板塊尚未出現,那麼對市場的樂觀情緒就需要不斷降低。

後市怎麼走

“從市場本身的估值修復預期看,滬深300指數此前的修復基本到位,接近13倍PE(TTM)的中位線,所以估值修復邏輯暫時無法支撐市場繼續反彈。”瞿時尹認爲,市場會維持月線級別的箱體震盪,等待基本面利空因素的出清,以及後續出現部分基本面前瞻性指標的利好共振。

俞湧從技術層面來分析,指出上證綜指在3057點下方,意味着操作上需防守高於進攻。當然,未能跌破3月8日低點前,說行情已經結束爲時過早,現在只是不斷逼近箱體下沿,尋找更爲有效的支撐。一旦跌破2970點,則需降低總體倉位來規避風險。

“A股大概率進入到‘陣地戰’的階段。”蔡鈞毅提示,操作策略由此前的“倉位第一,填平窪地”變更爲“控制倉位,兌現盈利”。

蔡鈞毅解釋道,目前資本市場調整態勢已然顯現,但起自3100點附近的調整對於中期市場比較有利,畢竟大部分品種的反彈幅度還在理性範疇之內,在估值修復的可控範圍之內,繼續脫離基本面的大漲反而會導致“脫實向虛”的擔憂,所以本輪調整不但在消化上述的矛盾因素,也在等待更好的宏觀契機,展開更有把握的、與實體經濟更爲匹配的二階段行情。

中原證券分析師張剛則認爲,滬指自1月4日開啓的超跌反彈第一階段已基本告一段落。

他認爲,未來股指即將進入寬幅震盪、充分蓄勢的階段。前期遭遇爆炒的衆多題材股後市可能面臨較大的回調壓力,而具備業績支撐、成長性良好的二線藍籌股經過充分蓄勢之後有望陸續走強,屆時滬指有望展開二次上揚,市場炒作的風格可能逐步發生轉換。

國元證券的觀點則較爲積極,該機構稱,短期調整不改上行趨勢,市場偏好持續修復。近期市場情緒與前期相比發生一定猶豫與變化,其原因主要源自部分前期上漲過快的行業發生一定程度回調。

“我們認爲,在利好政策的即時效應釋放之後,部分行業階段性修復基本完成,上漲趨勢出現調整或者趨緩在所難免。但隨着減稅政策逐步落實,科創板穩步推進,以及估值修復依然存在一定空間,目前總體上行趨勢仍未改變。”

從投資策略方面,瞿時尹認爲,未來行情的看點主要在於兩方面,一是制度的不斷完善,形成常態化的優勝劣汰“活水”效應,推動優質資產不斷沉澱,從而推動指數慢牛;二是科創板的推出對於估值體系的重塑,A股存量科技股潛在有估值提升預期。

國元證券建議重點關注具有優質成長性的重點板塊及其輻射板塊,佈局有業績支撐的成長股龍頭,一是從製造業升級、新基建景氣度提升角度,關注電氣設備、通信行業;二是看好政策持續發力下的科創型產業機會,如計算機、醫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