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盜饃人

來源:夾饃星球 (jiamoxingqiu)


江南的才子山東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

作爲十三朝古都,活者來,死者留,走在這片土地上,說不定腳下就是哪個王侯將相的墓。

也難怪,前段時間西安就上了頭條:西安地鐵修得緩,只因文物把路攔。

過去人們的文物保護意識不強,搞基建,只管哐哐砸。這些年力度加大,開工前都要做勘探。一下子忙壞了考古院。

這事要放在民國,可能就沒這麼難了。因爲出了個“黨跛子”,專幹挖坑的事

跛子原名黨玉琨,關中刀客出身,趁着民國動亂時代,拉起一支隊伍,做了軍閥。1928年時,駐紮在寶雞鳳翔。

軍閥想要保存實力,得想辦法籌錢買槍。黨跛子的辦法很簡單,就是盜墓。

地上的亂子都搞不定,政府哪有力量保護地下。黨跛子明目張膽地舉行了動工儀式,大放鞭炮,以便驅邪。

挖墓的人,是從附近的村子徵召過來的,有一千多個。爲了激發他們幹活的積極性,還請來幾臺戲班子,表演助陣。現場搞得是熱火朝天。

幾個月下來,五十多座墓被掏空,珍貴的東西就有一千多件。爲此,黨跛子和孫殿英齊名,成爲民國的“盜寶雙雄”。後者在同一年,炸開了清東陵的慈禧墓。

看到眼前的寶物,黨跛子很興奮,大手一揮,開賞:多給民工發幾個蒸饃!

他自己和一幫手下,在府裏舉杯慶祝,把酒言歡。半夜裏,酒喝的有點多了,去到院子裏撒尿。地上鋪的磚不太齊整,他一腳踩空,摔倒了。

結果,有半塊磚正好抵到了褲襠處,一隻睾丸硬生生被擠到了骨頭縫裏。

那種痛,只有他自己懂。

1949年建國之後,盜墓之風被殺了下去。再說,嚴格的計劃經濟下,即使有了寶物,也沒法賣出去。破四舊中,很多古蹟被毀,更沒人拿文物當回事。

要說有用的地方,就是農民們把秦磚漢瓦或墓碑,搬回家砌了豬圈。

但是到了80年代,開放後,中國與外國來往,文物市場又活躍起來。一批盜墓賊,重新出現在了關中平原上。

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們忘了黨跛子蛋碎了一地的事。

生活於1980年代的西安人,走在街頭,不時會碰上說粵語的廣東人。那時候,社會開始鬆動,南邊人便到內地來倒騰生意,經常聚集在鐘樓飯店。

其中一個項目是收銅錢,又叫麻錢。當時大家的文物保護意識也不強,家裏如果有古幣,就拿出來賣了。本地也出現了代理商,走街串巷收購,再賣給廣東人。

從銅錢開始,慢慢的,瓷器、銅器、石雕等東西,也朝廣東那邊走,最終流往香港和歐美。

期間,少不了坑蒙拐騙的事。範偉和高秀敏演過一個小品《賣貓》,反映的就是這個情況:文物販子裝着去買貓,其實看中的是貓喫飯的那個碗。

幾年下來,民間的東西收得差不多了,沒硬貨了,就開始打墓地的主意。大約從1988年開始,江湖的各路盜墓賊,開始朝關中地區盤踞。

那時候,在西安盜墓就像趕集會,經常晚上能遇到一起。就拿長安縣來說,每天晚上盜墓的人大概有百十個。大家互不干涉,各忙各的。有時候,還互相借個工具用。

以至於,流行一句話:要想富,挖古墓,一夜成爲萬元戶。

此時的盜墓手段,已經不像黨跛子那麼簡單粗暴了。盜墓者懂得風水,能測算出墓道的入口。然後用洛陽鏟掏個十多米深的洞,在裏面填上炸藥,實施爆破。炸藥讓周圍的土鬆散了,就很容易挖進去。

盜墓者如此猖狂,一方面是警力跟不上,沒法對每一個墓地進行保護,只有靠當地羣衆發現了舉報,才能去處置。

另一方面,盜墓者的手段,是從古老的經驗流傳下來的,並且長期奮戰在第一線,有的比考古專家們還專業。再加上金錢的驅使,他們總能敏銳地找到那些隱藏的墓地。

比如,盜墓常用的工具洛陽鏟,就是一百多年前,洛陽一個叫李鴨子的的盜墓者發明的。鏟頭是個半圓筒,一鏟子下去,能帶上來一筒土,可以辨別下面有無情況。

因爲這鏟子特別好使,後來就被考古學者拿來用了。在考古院校裏,使用好洛陽鏟,是必練的基本功。甚至在個別院校的課堂,還曾邀請盜墓者去給學生們上課。

高手在民間,不服不行。常常是,盜墓賊動過手之後,考古專家才發現那裏有重要文物,跟着採取保護措施。

比如渭南的韓城,有“文史之鄉”之稱。其中有個梁代村,2004年的時候,村民們在短短几個月內,抓住了四十多個盜墓者,還有300斤沒來得及使用的炸藥。

報到政府後,文物局的人來了,一番鑽探考察,發現這裏竟然是西周的墓葬區。墓地多達100多座,遍地都是文物。

同時還發現了一個消失數千年的諸侯國——芮國。據歷史記載,芮國的皇后芮姜夫人,在丈夫死後掌權,是歷史上第一個女王,比武則天還早1000多年。

這一成果,堪比樓蘭古國重見天日,被評爲當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擔心走漏消息,盜墓的人更多,文物單位把這個地區圍起來,悄悄進行挖掘。儘管如此,還是聽說從西安來了一羣盜墓賊,要帶着微型衝鋒槍,來搶文物。

文物局嚇了一跳,不得不派來武警,荷槍實彈,重兵把守。尤其是晚上,不停在村裏巡邏。這才把盜墓者嚇跑。

之後有一天,巡邏人員在村外的一條溝渠旁邊,發現了一塊塑料瓶大小的青銅器,覺得很奇怪。嚴密佈防後,最終抓到一夥盜墓賊。

原來,盜墓者發現沒法通過鐵絲網進到墓葬區,便選擇從遠處挖一條地道進去。

這樣的事多了,盜墓者也不服氣:明明是我們發現的地方,爲啥最後歸了你?同樣都是挖古人的東西,爲啥你就成了考古,我成了盜墓?

就像《鬼吹燈之精絕古城》裏有句臺詞諷刺說:

網上還有人發帖:兩者的區別,一個是明盜,一個暗盜,都是損陰德的。

文物單位不得不展開宣傳。比如,在咸陽的一處考古挖掘現場,就樹立起這麼一個紅彤彤的牌子:

不像《鬼吹燈》《盜墓筆記》中寫的,盜墓者來自世家或門派,現實中的他們,大都是爲了賺錢,半路起家的。

1986年,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了一部電影《東陵大盜》,講的是孫殿英盜取慈禧墓的事。那個年代的觀衆和今天一樣,喜歡這種驚險獵奇的片,上映後票房很紅火,又拍攝了4部續集。

別看張藝謀的《紅高粱》在國際上獲了大獎,但真正賺錢養活製片廠的,還是這樣的商業片。


也是在這一年,一個叫楊彬的西安人,從技校畢業後,被分配到了西影廠,當攝影師。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後,中國掀起一個下海潮。楊彬也跟着這股風,離開廠子做生意去了。

起初,他在小寨開了家服裝店,因爲競爭太激烈,沒賺到錢。一天,他逛街到了古玩市場,看到一箇中年油膩男,花了一萬元買了一面銅鏡。

眼前一道光閃過,人生豁然開朗,他知道自己該幹啥了。

西安的文物交易場所,最早是集中在小東門一帶,農曆逢五和逢十的日子開市。凌晨三四點進行交易,天亮就散了,人稱“鬼市”。

在文化單位呆過的人,還真是愛學習,回到家後,楊彬就買了一大堆書和雜誌,比如《文物》《收藏》等,認真研究起來。

懂行之後,他開始組建團隊,向地下開挖。畢竟做過攝影師,出於職業習慣,每當挖到一個墓,都要給寶貝拍照。

既是給買家看,也是供自己欣賞。

幾年下來,在他的電腦硬盤裏,有124個文件夾,共5232個文件。他還在西安建了座文物修復廠,從美國進口原材料,對破損的文物進行修復。

真是,幹一行,鑽一行,愛一行。

而他所盜的墓裏,最珍貴的是位於西安長安區龐留村的,唐貞順皇后墓。

“貞順”是死後諡號,生前是唐玄宗的惠妃。在宮廷裏,生育是第一生產力。這個惠妃先後爲玄宗生了7個孩子,所以深得寵幸。

其中一個孩子叫李瑁。他倒沒啥名氣,但老婆是大網紅楊玉環。也是惠妃親自給兒子選的親。

惠妃38歲時死了,玄宗很傷心,寢食難安。想要忘掉一段舊感情的最好方法,就是進入一段新感情。這時,有人向玄宗介紹,說玉環長得不錯,玄宗便叫來看一看。

這一看,就確認了眼神,也導致大唐的命運,走向了另一邊。

在墓裏,惠妃的棺材,是一個宮殿形狀的石槨,體積太大,沒法直接走盜洞運出去。

但這難不倒楊彬,他先將石槨切割成31塊,打好包,就像宜家家居一樣。然後用一種叫葫蘆井的長臂吊車,一塊快從洞里拉出來。

隨後,東西被運往廣州,出海,最後到了一個美國人手裏。一趟下來,楊彬到手一百萬美元。

石槨是國寶級文物,這事驚動了整個文物圈。最終,在2006年7月,警察將逃到深圳的楊彬抓獲,判了死緩。

大作家海巖的《長安盜》,就是根據這個案子寫的。今年還將拍成電影,由範偉主演。

服刑期間,警察整理楊彬的硬盤時,發現了一張精美的壁畫。審訊楊彬,他指認了拍這幅畫的墓地位置,原來是在唐朝高官韓休墓裏。考古隊挖了8個月纔拿到。

這是一張高2.2米、寬2米的大幅獨屏壁畫,此前還從未見過這麼大的尺寸,因此具有重大意義——填補了壁畫史的空白,將中國山水畫的成熟期提前至唐代。

新版歷史書又得添加新內容了。而重寫歷史者,卻是一位盜墓賊。

回想起在逃亡途中,楊彬給自己取了個化名叫“宋四清”,西安話讀出來是“慫事情”。它有兩個意思:一是不好的事情,一是碎小的事情。

楊彬想讓不好的事情,變成小事情。

一開始,西安話沒能救得了他。但從獄中立功表現看,事情起碼變小了一點。

盜墓行動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到了新世紀初達到高潮,大案要案頻發。

因爲這個時候,房地產崛起,一些老闆有了錢後,開始收藏文物,一下子攪動了市場。哪怕國家不斷嚴打,還是有人鋌而走險。陝西這個文物大省,也就一直處於危險中。

難怪說,沒有買賣,就沒有破壞。

盜墓組織稱爲一鍋兒,其中級別最高的叫掌眼,負責策劃、鑑別和出售,比如楊彬。此外,還有支鍋,負責籌錢和買設備;腿子是技術工,相當於工程師;下苦是幫忙幹粗活的農民。

但農民不一定都做下苦,有的也會利用熟悉地理的優勢,自己來搞事情。

2004年6月,咸陽乾縣的南嶺村,一對吳姓兄弟,承包了村裏一塊沒人要的坡地,說是要種果樹。老大叫吳躍進,老二叫吳建設,看名字容易讓人想起山西一個姓令的家族。

小的時候,吳躍進曾經到這塊地裏玩,結果被路過的大人罵了一頓,說這裏是唐靖陵區,要是塌陷了,會把他給埋了。

幾十年後,聽說這塊地要搞承包,吳躍進感到發財的機會來了。他要挖墓盜寶,並把兄弟吳建設也拉上。

儘管倆人關係並不好,之前曾因爲家庭矛盾反目,三年沒說過話。但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那之後,他們天天鑽到地理忙活。兩年後,果樹長大了,形成一道青紗帳。不走進去,根本看不到裏面是什麼。同時,他們也探查到了古墓的位置。

第三年的夏天,兩人開始動手。輪班來,一個挖洞,一個放哨,交替進行。除了他倆,誰都不知道,哪怕是枕頭邊的媳婦。

又挖了三年,到了2009年秋天,終於挖通了墓室。還是一處“幹堂子”,也就是密閉得好,沒有水滲入,就像一個地下房間一樣。東西拿起來,用布一擦,光豔奪目,竟然是“唐三彩”。

這批貨出手,兩人賺到了650萬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規模相當於王首富的一個小目標。

錢就堆在果園的棚子裏。兄弟來商量着怎麼分。一開始都同意一人一半。點錢的時候,吳建設說自己家裏孩子多,負擔重,想多拿幾十萬。

吳躍進一聽就火了,多年前的舊事重新翻起,兩人開始吵起來。然後,就動了手。吳躍進抄起地上的鐵鍬,往弟弟的頭上掄過去。

世界一下就沉寂了。像墓道中的燈燭,瞬間熄滅。

他把弟弟的屍體埋了,自己回到家,卻再也睡不着覺,三天三夜沒閤眼。

吳建設的媳婦,三天沒見丈夫回來,報了警。

警察在果園裏找到了屍體,也找到了那個盜洞。挖得非常規整,細緻堅固,堪稱最完美的盜墓通道。抗日時期的地道戰,都比不上這個。

獄中的吳躍進,面壁反思自己:那麼一大堆錢,怎麼就捨不得多給兄弟幾十萬呢?

農民大叔幹活是實在,但畢竟不是道上的人,有時候拿到了寶物,也不好辦,出現不少蠢賊。

比如,1991年的時候,咸陽一個姓馬的人,聽說賣文物能賺錢,便把彬縣花果山一座廟裏的大聖鐵像給偷了。一時半會兒沒找到下家,就埋在了豬圈裏。

結果,豬開始不喫不喝,幾天後就死了。

媳婦埋怨說,豬八戒最怕他大師兄,你怎麼偏偏把他給偷回來了?

馬叔無奈,只好把大聖又挖出來。他不敢物歸原主,害怕自投羅網,便扛着去了甘肅的一座廟裏,想賣給那裏的和尚。

和尚接過來看了看,發現塑像的底座上,明明白白印着一行字:彬縣水簾洞。

這幾年,陝西境內的最大盜墓案,是2016年的“7·20系列盜掘西漢古墓案”。

事情起初是在咸陽淳化的大圪墶村被發現的。7月份的西北,地裏的玉米還沒成熟,但是卻有人頻繁出入的痕跡。警察動了心眼,仔細一看,有盜墓賊挖的洞。

目標是漢武帝的寵妃“鉤弋夫人”的墓。名字來源於她一生下來就握着拳頭,不能伸展,直到後來見到漢武帝,才伸開手,原來握着一個玉鉤。

鉤弋夫人的兒子當了皇帝后,動用巨大人力,給母親修了墓,取名“漢雲陵”。既是當地的旅遊景區,又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雖然發現早,盜墓賊沒能得手,但是這麼重要的陵都敢動,也太膽大了。警察隨後開始了一場大範圍偵破行動。一年多下來,端了好幾鍋兒,抓了90多人。

因爲案情太複雜,至今,很多謎團還沒有完全揭開。比如收繳的東西,到底出自哪個大墓,還沒有定論。

能確定的是,這絕不是最後一批盜墓賊。

其中,人稱“西北盜墓第一人”的孟老大,也落了網。他的人生,恰好見證了陝西盜墓發展史。

孟老大本是紅旗手錶廠的工人,八十年代初,從給廣東人收銅錢起家,後來開始倒賣文物。因爲練出了一雙火眼金睛,能決斷文物的真假貴賤,成爲長安頭號權威。

他還建立了一個從挖到賣的完整產業鏈,源源不斷從地下撈錢。家裏住着豪宅,孩子留學國外。

60歲後,他多次想要金盆洗手,但一直沒有洗成功。

人生說白了,只有兩個大的選擇,敢不敢出手,要不要收手。

很多電影都有類似情節:想着幹完最後一筆就撤,但這最後一筆往往成了絕命之筆。

大多數盜墓者,最終都走上了這條結局。當一鏟子下去的時候,其實已切斷了自己的歸路。只是在對錢的渴望面前,他們並沒有意識到。

就像《鬼吹燈》裏說的:

很多時候,之所以會功敗垂成,不是智謀不足,也不是膽略不夠,其實只不過是利益使人頭腦發昏。

雖然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設身處地,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誰也想不起來這個道理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