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三元里抗英事件”,事情發生的背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被英軍打得潰不成軍,爲了抵禦這些洋人,三元里的老百姓就團結一致,拿着簡陋的武器對抗洋人,也讓洋人感受到了中國人的英勇無畏,抵禦外敵的愛國決心。其實不然,正所謂一物剋一物,洋人在中國最怕的人,就是那些怕官員的老百姓。

據說在1870年時,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接到命令前往天津,處理一樁案件,在這起案件中,因爲洋人觸怒民衆,導致這些民衆殺死了20幾名洋人,這其中有修女、神父、法國領事館官員、法國僑民、俄國僑民等。這事兒在當時可不是件小事,爲了儘早解決,曾國藩沒問清緣由就直接抓了幾十名同胞,然後將其中20幾名處死,正所謂殺人償命,死了20幾名洋人,那麼只要自己殺了20幾名百姓就能向洋人交代了吧。

對於曾國藩這樣的做法,很多人都認爲太過粗暴了。官員這麼怕洋人,那麼洋人就誰都不怕,可以無法無天了嗎?其實不然,正所謂一物剋一物,洋人在中國最怕的人,就是那些怕官員的老百姓。

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三元里抗英事件”,事情發生的背景是第一次鴉片戰爭,清軍被英軍打得潰不成軍,爲了抵禦這些洋人,三元里的老百姓就團結一致,拿着簡陋的武器對抗洋人,也讓洋人感受到了中國人的英勇無畏,抵禦外敵的愛國決心。在交戰中,三元里的百姓們朝着英軍怒吼:不用官兵,不用國帑,自己出力,殺盡爾等豬狗,方消我各鄉慘毒之害也!

而在太平天國運動時,太平軍的一位將領李秀成率領部隊,與一位名叫華爾的美國人交戰,先後兩次擊敗了洋槍隊,還將這個華爾給打死了。義和團運動期間,他們喊出“扶清滅洋”的口號,雖然最後他們失敗了,但是卻讓洋人看見了中國人的血性,真正的狠角色正是這些手無寸鐵、但是在關鍵時刻卻能讓人膽寒又敬佩的普通老百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