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爲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這是習主席近日在意大利訪問期間,當意大利衆議長菲科問出“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時作出的回答。

簡潔有力的回答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宗旨與追求,也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直抵人心的8個字迅速走紅網絡。“無我”是習主席情到深處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也是他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本色表達。

許多人特別喜歡這張溫馨的照片:老奶奶說着話,年輕的縣委書記習近平微笑着側耳傾聽,鄉親們在一旁靜靜地看着。最是情懷出本心。出乎本心者,其情必真,不虛、不假、不妄,無扭捏、無矯揉、無造作。

“心無百姓莫爲官”“不求官有多大,但求無愧於民”“治理之道,莫要與安民;安民之道,在於察其疾苦”“我是黃土地的兒子”……這些感悟,無不來自習主席從梁家河到河北正定,從福建到浙江,從上海到北京的豐富實踐,來自從知青時代開始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對人民羣衆的深情厚誼。

6年前,剛剛當選國家主席的習近平就向人民作出莊嚴承諾:“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忠於祖國,忠於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爲民服務,爲國盡力,自覺接受人民監督,決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信任和重託!”6年來的新年賀詞裏,習主席65次提到“人民”。在出訪的飛機上聽到響水“3·21”爆炸事故後,他第一時間指示國內進行應急救援處理、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人民在他心目中早已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而是鮮活的生命、力量的源泉、國家的根本。

2

中國共產黨《黨章》總綱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羣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入黨誓詞中也明確:“隨時準備爲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可以說,共產黨人的“無我”不僅僅體現在心中無私,更是體現在心中有民。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唯獨無我。無論是在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這樣的共產黨人數不勝數。

甘於清貧的方誌敏被敵人俘虜時,搜遍全身只有一塊時表和一隻鋼筆,連一個銅板都沒有,讓原本幻想在這個共產黨“大官”身上發筆橫財的國民黨兵大失所望;

出身地主家庭的彭湃,爲了革命主動與家庭決裂,當着農民的面銷燬自己分得的田契,最終在農民心中燃起了革命的烈火;

“心中裝着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的縣委書記焦裕祿,爲改變蘭考面貌忘我工作、積勞成疾,身患肝癌依舊忍着劇痛堅持工作,彌留之際還掛念着蘭考人民和治沙工作;

以公僕之心鞠躬盡瘁,以赤子之心擔當爲民。爲了人民的利益,錢財可以不要,家產可以拋舍,酷刑可以堅忍,健康可以忽略,生命可以犧牲……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一代代共產黨人“無我”境界的真實寫照和生動詮釋。

可以說,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分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

3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8個字不僅是習主席對自己的總結和勉勵,更是對全黨8000多萬名黨員的希望和囑託。

前不久,中共中央印發《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立黨爲公、執政爲民,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樹立真摯的人民情懷,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相信人民,緊緊依靠人民,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爲奮鬥目標。

從整個國家和民族來看,正是人人無“小我”,才使得人人有“大我”。如同建黨95週年時宣傳片中的那句臺詞:“我是誰?是什麼樣的人?也許你從來沒有想過。我是離開最晚的那一個,我是開工最早的那一個,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個,我是堅守到最後的那一個,我是行動最快的那一個,我是牽掛大家最多的那一個……”這種“想到自己最少,牽掛大家最多”的“無我”精神,也許就是共產黨人贏得民心、長期執政、創造奇蹟的致勝密碼。

在新時代新徵程中,面對前進路上的波詭雲譎、亂雲飛渡,只要全體中國共產黨人都能像習主席那樣永遠保持“無我”的崇高境界和一心爲民的樸素情懷,就一定能創造出新的更大奇蹟。

| 本文系鈞正平工作室原創;作者:李約鈴;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