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可以确定的是历史人物确实具有两面性,在此基础上让人们研判对隋炀帝的看法,目的无外乎是想给他更客观一点的评价,所以下面就从正反两方面来简单分析一下隋炀帝的功与过。

对隋炀帝的评价在历史上主流观点一直都是批评大于赞誉的,而在近现代似乎赞誉他的声音又增多了一些,那么,对隋炀帝其人我们究竟给他几几开合适呢?笔者以为对隋炀帝功与过的评判应该是一分赞扬九分批评。

隋炀帝的功:谈到隋炀帝的功绩,很多人会都会提到他主导兴修了千古工程大运河,开创了科举制度,军事上四面出击等等,还有人说他个人是和曹操、李世民一样兼具政治、军事、文学之才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其实他这些所谓功绩和才能都不值一驳,具体在后文再叙。

那么,隋炀帝究竟有没有功绩呢?客观地说,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他用自己的所做所为,为后世历代封建帝王树立了一杆反面旗帜,令后世帝王都知道以他为反面教材,从他身上的对立面去学习如何作皇帝和如何施政。这一点尤其使李世民受益最多,成就也最大,甚至可以说没隋炀帝的反面教育,就没有标炳千秋的“贞观之治”和大唐盛世的辉煌。所以,隋炀帝最大的历史功绩只有以身说教和助推贞观之治这两点而已!

隋炀帝的过:说起隋炀帝的过失那就太多了,首先他做人就很差劲,且不说他称帝前是否弑父害兄,单从他称帝后的作为看,他确实是一个好大喜功,贪慕虚荣的人。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却干了许多所谓的大事,第一件就是修大运河,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但他错在一则出发点有问题,修河主要为了他自己出游方便;二则严重劳民役民,狂耗民力;三则违背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有人为隋炀帝此举辩解说,这是“开一时之罪,造千秋功业,惠万世之民”,这就是狗屁话,试想,长年累月叫你的父兄子弟都去工地干活儿,而且吃不好、穿不暖,还挣不到什么工钱,家里的农业生产工作则全叫你的爷爷、奶奶、母亲、嫂子、子侄等老弱妇孺去做,你还会说那样的风凉话吗?而且据学者分析,隋炀帝所修大运河多是在地方已有基础上,连结各自然河流,这种做法的原创并不是他,而且最后行成的大运河也是后世不断改修扩修才形成的,因此只将这件事的功算在他身上,而刻意忽略他的过失那是非常不客观的,没他的瞎折腾,唐朝也可能逐渐修成大运河。可见,在修大运河这件事上,隋炀帝不但无功而且有过。

第二件事是有人说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度,为封建社会公平选拔人才做了大好事。这事儿其实是张冠李戴,硬将其父隋文帝的功绩抢到他身上。据载,科举制度起源在史学界有两种争议观点,一种认为科举发起于隋文帝时期,兴起于隋炀帝及唐朝,另一种认为科举正式发起于唐朝。综合各种观点来看,科举制度应该是萌芽于南北朝末期,初成于隋文帝及隋炀帝时期,正式兴起于唐朝时期。所以,将科举制度的原创权安在隋炀帝身上,实在是某些人为其洗白进行的巧取豪夺。其实,隋炀帝在开创科举制度上,只不过是按照老爹杨竖规划好的道路上正常行驶而已,谈不上功与过。

另外还有观点说隋炀帝军事上四面出击,开拓了疆土,以及什么北巡,兴修东都洛阳等更不值得一驳。可见,不管怎么有人为其洗白,都改变不了隋炀帝的这些过失。

最后,综合来看,对隋炀帝其人的历史功过是可以进行一九开的,他在历史上带给人类的唯一贡献是用他的实践经历告诉人们,不切实际的蛮干是没有好结果的。(文/讲史论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