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後天氣秋高氣爽,但地產界卻是風雨欲來...

假期內多地售樓處被砸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多地樓盤因降價引來業主的維權。爲促進房屋銷售,有部分開發商在國慶期間推出了打折活動,然而此舉卻讓多數已購置房屋的業主無法接受。

10月2日,江西景德鎮打響了十月業主不滿的“第一炮”,據當地媒體報道稱,當日有40多名業主集體圍堵景德鎮某樓盤售樓部,集體高喊要退房,主要原因就是放假一天一個樣:“前一天晚上買的房子,第二天早上就跌了。”

10月3日,上海遠郊碧桂園浦東南郡項目,均價從3.5萬降到2.6萬,已購房業主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前往售樓處要求說法。而針對此事,碧桂園方面不予回應。

10月4日,在江西上饒,碧桂園的在售樓盤信州府變更了銷售策略。三個月前,這一小區的住宅帶精裝修出售,每平方米均價10000元;現在,毛坯房每平方米均價7000元。前期已經付款的業主認爲這是實質性降價。在國慶長假期間,他們憤而砸了售樓部。這被媒體稱爲2018年樓市“第一砸”。

6折甩賣白鷺郡 萬科高喊活下去?

據多家媒體報道,廈門萬科白鷺郡國慶前夕開始調整價格,推出百餘套89-110平方米特價房,原價500萬元/套,優惠後爲278萬到298萬元/套,相當於6折甩賣,10月1日開盤的206套房源當天售罄,去化率100%。廈門其他樓盤也紛紛打折促銷。而就在國慶節前,作爲多年的行業龍頭,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鬱亮將“活下去”作爲萬科未來三年的終極目標。

鬱亮強調,所有行爲都“收斂、聚焦”到保證萬科“活下去”。因此回款目標的達成變得非常重要,6300億元的回款目標是所有業務的起點、基礎和保障。如果6300億元回款目標沒達成,我們所有的業務都可以停。

萬科再用買買買模式斷小開發商“地源”?

就在萬科一邊高喊“活下去”同時,一邊卻生猛拿地。據報道,按照權益金額計算,萬科三季度合計拿地金額接近500億元,達到458.7億元,相當於恒大+碧桂園+保利+融創四大龍頭房企拿地金額總和,頗有利用資金優勢搶佔市場的“硝煙味”。

國務院再定調 明年棚改規模或再縮量

在歷經連續三年棚改新開工超過600萬套的高峯後,我國棚戶區改造步入攻堅期,在防止地方隨意擴大範圍的要求下,明年新開工規模有望逐漸縮減,上下游相關產業或受到一定影響。

10月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會議部署推進棚戶區改造工作,進一步改善住房困難羣衆居住條件。會議指出,嚴格把好棚改範圍和標準,堅持將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區、林區、墾區棚戶區作爲改造重點。各地要嚴格評估財政承受能力,科學確定2019年度棚改任務。

自2008年至2017年,這十年間中國棚戶區改造開工量持續增加。2008年至2012年,我國改造各類棚戶區1260萬戶,2013年改造320萬戶,2014年改造470萬戶以上。

從2015年開始,我國實施了棚改三年計劃,即從2015年至2017年完成棚戶區改造1800萬套。從住建部公佈的數據可以得知,2015年棚戶區改造開工601萬套,2016年棚戶區改造開工606萬套,2017年棚戶區改造開工609萬套。

華創證券曾發佈報告稱,1500萬套的棚改計劃雖然較此前的1800萬套有所下降,但比市場原先較弱預期仍有所提升。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目前市場對棚改政策十分敏感,特別是三四線城市,較爲依賴棚改的貨幣化安置。必須明確的是,棚改的數量將減少,這已經是2018年的政策要求,另外貨幣化安置政策的逐漸收緊也已經是趨勢,但一刀切的可能性並不存在。

市場一度認爲,貨幣化棚改貨幣化安置政策是造成房地產價格上漲的重要因素。此次棚改定調兩個“嚴格”,無形是爲這次地產市場雪上加霜。綜合來看,次輪地產風暴後的慘象將是非常殘酷,沒資金優勢的開發商或真將面臨嚴寒!

(來源:巨豐財經綜合、東方財富網、新浪網)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