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20日,是世界素質疏鬆日,最早由英國國家骨質疏鬆學會創辦,1998年正式確立,旨在爲喚醒廣大羣衆對骨質疏鬆症的認識,瞭解該疾病的危害,積極採取行動,早期診斷及防治該疾病。

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中老年人都患上了一種靜悄悄的病——骨質疏鬆。據統計,目前我國是全球骨質疏鬆患者最多的國家,40歲以上人羣發病率爲19.74%,約有1.12億患者羣。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有超過2億人受到骨質疏鬆和骨量減少的影響。

目前骨質疏鬆症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爲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危害人類健康的疾病。

全世界每3秒就發生1次骨質疏鬆骨折

1/3女性和1/5男性會在50歲以後遭遇一次骨質疏鬆骨折

50%的人在遭受1次骨質疏鬆骨折後會遭受第2次骨折

一旦出現症狀,就意外着有骨質疏鬆症,短期治療難以奏效

因此,關注骨質疏鬆、尤其是女性骨質疏鬆刻不容緩。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是一種全身骨量減少,骨組織顯微結構改變(包括宏觀和微觀結構的改變以及骨質特性的改變),骨強度下降,骨脆度增加並易導致骨折的全身骨骼疾病。

骨質疏鬆的骨骼在顯微鏡下呈蜂窩狀,孔隙比正常的骨骼更大,篩孔越多,骨骼就越脆弱,更容易出現骨折。

警惕三大早期症狀

一、腰背痠痛、腿腳抽筋

最常見的是腰背疼痛和腿腳抽筋,其次是肩背、頸部或腕、踝部疼痛。

二、身材變矮

彎腰駝背,骨骼變性;駝背、胸悶、氣短、呼吸困難(由於脊柱形狀改變,壓迫肺組織,影響肺功能)。

三、骨折

脊椎、髖部和腕部骨折最常見。

骨質疏鬆治療養護

目前治療骨質疏鬆症還沒有什麼特效藥,有數據顯示,患者經治療骨密度值最明顯的是提高1%,多數情況下都只能起到防止或減緩骨量流失的作用。迄今爲止,針對骨質疏鬆採取的改善養護方法主要是磁療法。

骨骼中主要存在着兩種細胞: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相關研究證明,在磁場的作用下,可以促進成骨細胞的生長,同時抑制破骨細胞的生長,利於鈣質在骨骼上的沉澱以提高骨密度,從而改善骨質疏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