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编整理发现,一通骚扰电话背后牵扯到的,是多方的利益链条:实施电话骚扰的企业、开发电话骚扰程序的科技企业、涉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企业或个人、运营商。用户在遭受电话骚扰时,第一时间采取的方式往往是“自救”——接听骚扰电话后标记,安装拦截软件,或者干脆不接陌生来电。

“你好,买房吗……”“你好,贷款吗……”“你好,办卡吗……”相信每一个拥有手机的现代人,都曾接到过这样的电话,而被骚扰到内分泌都失调的你,只想对着电话那头大喊:“我不好!”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据艾媒咨询的调查统计,2018年中国骚扰电话拨打数量超过500亿次,近七成网民接到过骚扰电话。

这让不堪其扰的人们心生疑惑:手机实名制推动已有数年之久,为何骚扰电话屡禁不绝,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小编整理发现,一通骚扰电话背后牵扯到的,是多方的利益链条:实施电话骚扰的企业、开发电话骚扰程序的科技企业、涉及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企业或个人、运营商。

想要清理骚扰电话,势必会动到这些人的蛋糕。正因为如此,骚扰电话才会禁而不绝,而躺在这些人的蛋糕上任其宰割的,就是我们这些普通用户。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漫画作者/陈春鸣)

@电话推销员:40分钟打250个,一天打2000个

近日,新华社记者以面试者的身份,暗访了两家靠拨打电话推销各类业务赚钱的公司,为我们追查到了众多骚扰电话的源头。

记者卧底一家“北京中邦富通金融服务外包有限公司”时得知,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平均每40分钟能拨出250个号码,一天2000个电话。即使是刚入职的新人,每天至少要打出600个才算合格。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另外一家名为“深海教育”的培训机构更是发展出了标准化的的流程来拨打骚扰电话。记者调查发现,销售部门共分12个“军团”,每个“军团”下又设多个小组。推销员在拨打电话时,要熟练掌握“开场”“探需”“加恐”“截杀”等八个流程。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所谓“加恐”,就是强调所推的产品有多重要,以制造潜在消费者的焦虑;“截杀”即确定一个截止时间,催消费者赶紧交钱。如遇“暂时没钱”的人,推销员还会不断强调“支持信用卡、花呗支付”。

打完电话后,推销员会将所有被骚扰过的人分类标记:A意愿强烈、B需多次回访、R放弃。明确拒绝过一次的,仍然会被标记为A,按照“深海教育”的规定,只有连续拒绝三次以上、多次破口大骂、空号和停机的消费者才能标记为R。一个推销员如果标记的R太多,还会被负责人约谈。

如此专业化、标准化的流程,实在也不是我们普通用户能应付得来的。

@科技企业:高效高能的高科技,却被用来骚扰人?

被骚扰的多了,就有网友发明出了各种反击骚扰电话的方式,有人回骂,有人想办法调戏,好坏暂不评断,但至少出了一口恶气。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然而,现在这些招数可能都不好使了,因为有时候,给你打骚扰电话的根本就“不是人”。

今年“3·15”期间,央视曾曝光有企业利用外呼机器人一年打出40亿骚扰电话,为了听起来更像人声,更具吸引力,一些公司还配备了专业的录音棚,模仿多种人声线,普通的骚扰电话变成AI骚扰电话。

在通话时,机器人可以通过判断你在通话时说出的语音,自动选择提前录制的录音,以自动播放的形式回复。

这样的机器人在网上就可以轻易地买到,以“电销机器人”为关键词在百度里搜索,出来的前5条结果全是电销机器人的广告。点进其中一条可以看到产品宣传:“外呼系统一键导入,号码自动拨号,24小时在线无需培训。”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忍不住想质问这些企业,高科技的发展,合着就是为了让骚扰更有效率?

@互联网巨头:倒卖公民个人信息,What's your problem?

那么问题又来了,这些电话推销员是从哪里搞到我们的手机号码,换言之,我们的隐私是从什么地方泄露出去的呢?

多家媒体调查发现,互联网巨头、银行和房产中介是倒卖个人信息的“大户”。

一些房地产公司在地推或客户来电咨询时会留下电话,以备进行电话营销。

但这些信息不会只在房地产行业流通,而是会被倒卖到其它行业,所以我们平时接到的骚扰电话会涵盖到买房卖房、理财贷款炒股、考研考证、投资商铺、原油期货黄金比特币投资、出国留学移民买保险、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等多个种类。

此外就是一些互联网公司。上文所说的“深海教育”,其公司掌握的信息就主要来源于百度等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

为了印证该公司的说法是否属实,新华社记者以一家少儿培训机构的名义向百度有关方面咨询。对方答复,一条个人信息的“进价”约100-150元,具体需求均可订制。百度可做推广引流,建立后台,用户在页面填过电话信息以后,信息马上就会汇总到这些培训机构那里。

今日下午,百度安全在其官方微博中回应了这一消息,称绝不会开展此类业务。

百度100元/条倒卖个人信息,推销员1天打2000个电话,揭露“骚扰电话”背后的黑色产业链

@运营商:屡被约谈却不见效,无力治理还是无心治理?

用户在遭受电话骚扰时,第一时间采取的方式往往是“自救”——接听骚扰电话后标记,安装拦截软件,或者干脆不接陌生来电。

但单靠用户自己的阻截,根本无法与骚扰电话规模庞大的产业链相抗衡,反而可能误伤外卖、快递、工作来往上的重要电话。所以,要治本,还是要靠运营商的主动治理。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有“谢绝来电注册”机制,根据相关法律的要求,营销公司不得向加入该服务的用户拨打销售电话,如若违规拨打,拨打最高将会被处以每次1.6万美元的罚款。

然而在我国,运营商在治理骚扰电话上表现得不太给力,屡屡被有关部门约谈,今年5月22日,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就骚扰电话管控不力问题约谈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广东、江苏、浙江、四川等问题突出的四省电信公司。

在今年的世界电信日当天,因骚扰电话严重扰民、群众举报投诉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工信部还约谈了南京颢志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呼叫中心企业和小米科技、北京迪信通等10家虚拟运营商企业。

可是数次约谈之后,骚扰电话的问题似乎并没有得到多大的缓解。

客观来讲,骚扰电话可能确实太普遍、量太大,有效治理骚扰电话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是,这里面也有运营商对利益的考量,因为骚扰电话能够带来电信流量,为了获取最大利润,运营商可能放松审查用户资质,可能放任骚扰电话的“盛行”而消极不作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