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一作纵)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半斤),甘草(炙,二两) ,黄芩(三两),黄连(三两)。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在这一段经文中所说的是太阳经被风邪所伤,出现了符合桂枝汤的证候,糊涂的医生反而用了攻下法于是就导致了患者的腹泻不止,脉博急促,这时候,如果患者还伴有气喘和出汗的,就要用葛根芩连汤来进行治疗。以上的四味药,加水1600毫升,先煮葛根,去掉400毫升,再加入其它的药物,煮好后取400毫升,滤掉药渣,分二次趁热吃。

桂枝汤证应该是发热,出汗,怕风的,但是有一些人会兼有大便偏干,由于大便时间的延长而引起了腹胀,不想吃东西,粗心的医生还以为阳明腑实就使用了攻下药。

服药后就出现了利遂不止。脉促,说明了患者的表没有解,喘而汗出是热邪陷于肠。在这个时候,就应该用葛根来解表生津,黄芩,黄连清解里热,甘草和中安正,表解则下利止,里清则喘汗除。

病案;

80年,10月,16日,王xx,女40岁,夜间,突然下利脓血,一夜大约有20余行,伴腹绞痛。里急后重,恶心欲呕,纳呆,体酸痛乏力,当天就诊,观其体胖,舌苔白腻,脉沉细而数,查大便呈稀簿酱红色,粘液;‘十十’,红细胞70一80,白细胞1一2/高倍视野,潜血反应‘十’,白细胞总数13000毫米3,中性66,淋巴28,嗜酸5/,尿常规蛋白’一’, 白细胞0一1,上皮细胞0一1/高倍视野,红细胞‘一’,非品形尿酸盐‘十十十十’。处方;葛根12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甘草6克,藿香10克,佩兰6克,白芷12克,槟榔6克,半夏10克。服三剂后,利止疼消而痊,大便常规化验转正常,因为苔腻纳差,又与藿香正气汤加减4剂为之善后。

注意事项;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既然是桂枝汤证,又为什么不使用桂枝汤?因为这时候外来的风邪经过了误下后已经不在皮肤表面,而是在皮肤之下,所以常规用解表的麻黄、桂枝就派不上用场了,得靠能够升举脾经阳气并将阳气灌注到肉的葛根,以此来获得将风邪驱逐出去的效果。黄芩苦寒,主入肺和胆经、内有热时擅长清肺热,当胆经有热时又擅长清胆热。黄连苦寒,能入心、牌,大肠经,用其入药,不仅可以泻掉心脏内浮越来滞的阳气,以缓解脉搏心跳过快,还能够请大肠多余的阳气,以缓解大肠腑过多、过快的蠕动,达到心平脉、消肠止泻的目的。用炙甘草绝不是为了“调和诸药”,而是为了弥补力肠液和汗液丢失所造成的阴液空缺,重在入脾化阴补津。

本方的适用范围比较广,对急性肠炎,慢性肠炎的急性发作,小儿或者老年人的食积挟感和细菌性痢疾,阳明协热利都有治疗作用。

如果您对中医草药感兴趣,加《认识是宝》私信,我们可以发电子中医书100本给您!

《认识是宝>>正在征集刘寄奴图片和视频,欢迎投稿。请看这里;中国风动漫本草故事:刘寄奴每天来这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本文由”认识是宝”账号发布,2018年10月19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